正文

社会化生活的阴影(3)

孤独是可耻的 作者:(美)约翰·卡乔波


社会痛苦,或者说孤独(或缺乏社会联系),也有一个相似的作用:它让个体时刻警惕远离社会危险。我们的祖先依靠社会联系维系安全,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成功繁衍。当保护他们的联系变得脆弱,甚至即将崩溃时,孤独感就是信号。正如生理上的疼痛刺激人们改变行为 灼烧皮肤痛得你把手指从煎锅上拿开,孤独提醒我们更注意社会联系,让我们着手修复破损的人际关系。虽然这种疼痛刺激看起来并不能满足我们眼前的需求和利益,但它让我们审视自己,让我们把目光放得更加长远。

在英语中,我们有“痛”和“渴”这两个词,却没有专门的词汇来表达相反的意思。我们似乎很难注意到自己不痛或不渴的情况,这说明,没有它们的情况是正常的。我们的研究证明,“不孤独”(没有更好的专用词语可以表达这个意思)就像“不渴”和“不痛”一样,都被认为属于正常情况。对我们这个物种来说,只有当我们对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感到满意和放心时才会健康和幸福。如果要给“不孤独”的状态起个更好、更专业的名字,我们就叫它“社会联系”(socialconnection)。

社会孤立和生理疼痛使用相同大脑区域的发现证明了为什么当孤独呈现为一种病态时,你就不可能仅仅靠“走出阴影”、减肥、做个时尚造型或者约会梦中情人来摆脱它。孤独带来的痛苦具有深层次的破坏性,这种对生理和行为的破坏,能将未被满足的社会需求转变成病态,一旦这种情况发生,要改善它就需要深入全面地考察孤独在生物学和进化史中所扮演的角色。为了让自己好受点,像凯蒂·毕肖普一样吃着高脂肪食品反复看《老友记》或卡通片,这只会让情况更糟。

孤独者的特征

我想每个人都知道,转学、丧偶或者离开原有的朋友圈会让生活中那些重要的联系面临挑战。客观环境确实意义非凡。一般来说,已婚的人比单身的人较少地感到孤独,但要强调的是,婚姻并不是绝对的保障。婚姻生活中悲惨的孤独感已经成为一种文学和影视题材,孕育了大名鼎鼎的《包法利夫人》(MadameBovary)和《黑道家族》(TheSopranos)。何况,已婚者的身份会减少人们发展其他联系的机会,纯粹的友谊也不例外。可能你天赋异禀、家财万贯,也可能你名声显赫、受人爱戴,但这些都不能保护你免受孤独的伤害。对60年代的美国偶像詹尼斯·乔普林(JanisJoplin)来说,观众有多爱他,她在舞台下就有多孤独。在去世前不久,她曾叹息:“我总是在和25000人调情后形单影只地回家。”20世纪最迷人的女性中的三位,茱蒂·嘉兰(JudyGarland),玛丽莲·梦露和戴安娜王妃,都以不善交际而“闻名于世”,与此类似的还有马龙·白兰度等有传奇色彩的男性。

然而,独自一人并不一定意味着孤独。在《孤独》(Solitude)一书中,精神病医生安东尼·史托普(AnthonyStorrs)的研究其实是提醒了人们单身生活的快乐之处。请你想像一下一位在雨林中潜心观察的自然学家,或者一位沉醉于马拉松般长时间练习的钢琴家,或者一位在群山环抱中骑车的车手。祈祷和冥想、研究与写作、跟大多数艺术创作和科学研究一样,这些都需要人们长时间保持独身一人的状态。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夫妻二人都在为生活和工作奔波,还是其中一人每周工作60小时而另一人在家照顾孩子,抱怨没有“自己的时间”,已经成了现代婚姻生活中的主要麻烦之一。现实也许有些不公平,但人们常常认为不能忍受孤独的人是不懂得生活情趣的人,他们还多少有点神经质。

我们没有简单的方法来预测什么时候孤独(即缺乏社会联系)的危害会爆发。当一个叫罗素·韦斯顿的疯子在1998年持枪席卷了美国国会大厦后,他的照片上了《新闻周刊》的封面,并被冠以“独行侠”的称号。媒体认为,这个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