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差不多也可以加在“邮箱炸弹手”泰德·卡钦斯基、刺杀里根总统的凶手约翰·欣克利、弗吉尼亚工学院的杀人狂赵承熙,以及其他社会边缘分子的头上。
然而,我们对背景各异的年轻成年人所进行的研究显示,每天遭受孤独感折磨的人与那些成为新闻头条的危险人物并没有多少共同点。人群中总是有极端分子,但就一般情况而言(至少在年轻的成年人中),那些极为孤独的人真正“独自一人”的时间并不比参与社会联系的人多。他们的外表也没什么特殊的吸引力,身高、体重、学历和智商也和普通人没有两样。最重要的是,在对大多数(而不是少数极端)孤独的人进行持续观察后我们发现,他们和别人一样,都具备使社会接受自己的能力。孤独并不会让我们丧失社会技巧。真正的问题在于,当我们感到孤独时,我们会变得不大愿意去使用这些技巧。
联系匮乏的三大因素
孤独(即缺乏社会联系)的巨大影响主要源于三个复杂因素的相互作用。下面我将和大家一起进行深入探究。
1 对社会脱节的承受能力。我们每个人都从父母那里继承了对社会包容(socialinclusion)的需求水准,或者说对社会排斥(socialexclusion)的敏感程度,这就像是我们遗传了特定的基本体型以及基本的智力水平(在不同情况中,环境对遗传基因能在多大程度上决定我们个体特征也是有影响的)。这种由基因决定的个人倾向的工作原理类似于恒温监控器,能根据我们对交际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而发出或关闭报警信号。
2 对孤独以及相关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成功的自我调节意味着能够在保持情绪稳定的同时,妥善地应对问题和挑战。当孤独的影响不断加强并且持久不散,它一定会或多或少地干扰这种能力,引起细胞中的某些变化,造成“失调”,以至于破坏睡眠这类有舒缓、治疗效果的行为。长此以往,我们在刺激面前会变得脆弱不堪。
3 对他人的心理预期、推理和评判。每个人的感受都建立在个人对世界的不同解释之上。所以,几乎可以说,每个人都在心底建立了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社会。我们对他人与自己关系如何判断叫“社会认知”(socialcognition)。当我们被孤独控制时,我们看待他人与自己的方式,以及我们内心所期待的他人对自己的回应,都会受到悲伤、恐惧,以及受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左右。
有人喜欢辣酱,恨不得把它涂在所有东西上;而对一个人来说,一丁点墨西哥胡椒就足以让他吐着舌头到处找水。人类对社会需求和意愿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人对包容的需求较低或对排斥不那么敏感,他们能较为平静地忍受离开朋友和家人的痛苦。而那些由于基因和环境的塑造而对联系需求较高的人,则希望每天沉浸在这种紧密的联系之中,这样才能让自己感觉舒服。对那些敏感的人来说,未来生活的走向往往是由自我调节和社会认知的相互作用决定的。有的人会努力寻找新的联系;有的人则在失败的泥淖中越陷越深,产生消极的思想,甚至付诸实践。长此以往,我们的细胞必然会遭到侵蚀。
无论一个人敏不敏感,只要他必须的联系没能得到满足,他就会觉得不舒服。因为早期的人类只有在聚居的条件下才更有可能存活下来,所以,进化就通过基因选择,巩固了这种对社会纽带的需求。于是,当与他人联系紧密时,我们会感到轻松愉悦,而孤身一人时,则觉得烦躁不安。此外,进化使我们在与人交际时不仅感到愉快,更感到安全。与此相关的重要的推论是,当我们处于孤立状态时,我们不只感到难受,也感到不安全。这和我们身体受到威胁时的情况是多么的类似!我们都清楚,一旦这种不安全感出现,社会认知就能捕捉到它,并告诉我们:“危险!”
当一个人开始感到孤独甚至恐惧时,他也许会认为这个社会处处埋伏着危险。这时,受恐惧影响的社会认识就成了有色眼镜,透过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