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孤独的磨损(1)

孤独是可耻的 作者:(美)约翰·卡乔波


在《三螺旋》(TheTripleHelix)中,进化基因学家理查德·列万汀(RichardLewontin)曾说过:“如果仅从热力学角度来看,完全可以把生物体比作不断磨损的 电子机器 。”他认为,这种磨损会使身体功能普遍性地衰退,最终导致生物体的死亡。也许小说家约翰·欧文(JohnIrving)说对了,“人人都是晚期患者”。

大多数人都在尽可能地抵御着这种难以避免的衰退,而且很多人都相信,不生病、不受伤就意味着健康。然而,早在1948年,世界健康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对健康的定义就不仅仅是“身体健壮,没有缺陷”,而是一个“包括良好的身体、心理以及社会状况在内的健康状态”。即便如此,我们一般还是根据最近从医生那里拿到的体检报告来衡量自己的健康状况。

随着对孤独的研究不断深入,社会和情感影响逐渐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虽然不能通过X光和验血迅速检测出它们的影响,但假以时日,这种影响一定会变得十分显著。

20世纪90年代初,当我还在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社会影响对生理和健康的影响时,曾受邀加入了麦克阿瑟基金会赞助的“意识-身体”研究组。这个团队由神经科学家、内分泌学家、免疫学家、神经病学家、心理学家、睡眠研究者以及其他领域的专家们共同组成。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调查清楚“意识-身体”问题,即我们的精神世界与机体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在我们看来,社会孤立对健康的影响是一个绝佳的突破口。早在几年前,流行病学家丽莎·伯克曼(LisaBerkman)就曾指出,在9年的观察期中,与他人来往不密切的男女,死亡的可能性比其他人要高2~3倍。社会往来较少的人,更有可能死于癌症以及呼吸系统和肠胃系统疾病。

孤独影响健康的5条因果路线

路线1:健康行为

社会控制说提出,人们由于身边缺少关爱自己的朋友和家人才变得忽视自己,甚至纵容自己那些破坏身体健康的行为。然而我们发现,年轻的孤独者群体从事的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并不比其他人少。在酒精消费方面,他们实际上表现得更加克制。即使在我们研究的中老年群体中,主观孤独感(而非客观得到的社会支持)才是抑郁症、慢性病和高血压的唯一预警信号。

可悲的是,时间改变了一切。我们对中老年人的研究发现,当孤独群体到了中年,健康习惯确实比其他年龄相仿、背景相似的人要差。即使年轻时,孤独的人从事身体锻炼的频率和每周锻炼的时间都和别人没什么不同,但是,中年后的情形还是完全改变了。在调查前的两周内,参与社会联系的中老年人从事健身运动的可能性比孤独的人要高出37%。平均来看,他们每天比孤独的人要多锻炼10分钟。

饮食方面的情况也差不多。在年轻人中,孤独与不孤独的人在饮食习惯上没有什么差别。然而在中老年人中,孤独感的程度就和日常饮食中所含的卡路里有密切的联系了(见图6 1)。

孤独的人在健康行为上的退步,也许是由于自我调节能力的衰退引起的。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而不是追求一时之欢,需要训练有素的自我调节能力的支持。跑步回来以后也许感觉很好,但能不能跨出门去跑,则是对意志力的考验。孤独不仅削弱了人的执行控制能力,还会降低人的自尊心。如果孤独的人发现别人把自己当废物,他很有可能把自己变成一个真的废物,而不是努力地让自己过得更好。

因此,孤独造成的精神痛苦以及执行控制能力的衰退,使得孤独的人不得不通过吸烟、酗酒、暴饮暴食以及性挑逗来控制自己的情绪。想让自己的情绪好一些,锻炼身体当然是更好的方法,但我们之前说过了,这需要执行控制能力的支持。如果你在健身房或者瑜伽教室有特别想见、并且愿意为他们保持体型的朋友,那一周去三次那种地方就变得容易多了。

所以,社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