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讨论过眷村里一些感情事,比如上一代人感情很好、相濡以沫,为什么偏对“你家小孩和我家小孩谈恋爱”有点莫名其妙的反对?讲了很悲哀,因为他们会觉得“没出息”——老一辈总是希望小孩离开眷村,嫁得远一点也许有比较好的发展。
因为赖老师不是眷村长大的小孩,所以特别知道戏剧张力在什么地方。我们理所当然的东西,他觉得特别有戏剧张力,这种冲突就是美感,也是cross over最重要的部分。
最近我去看整排,感觉该讲的点都有了,把故事融在一起,然后也看到有些赖老师自己的看法。我的戏剧情绪是那种比较喜欢表现喜剧和人与人之间微妙的感情互动。因为是眷村长大的,我对亲情、夫妻那种苦中作乐的情绪感觉很强烈;再加上从小生长在一个快乐家庭,看东西就比较看好的、好玩的那一面。喜剧是我跟赖老师共同都喜欢的,悲喜剧更加是。
Q:您认为舞台剧的工作方式和其他影视作品有何不同之处?
A:非常不同。从工作模式来说,我们通常都是找编剧、喂想法,演员也是照着我的方式做,完成我的想法。赖老师的即兴表演是找演员来,讲一个情绪让大家在里面“撞”,撞出感觉他再整理。这就好像朱铭、杨英风的雕刻,找块樟木来,看见一个形状然后拿刀切,切出一个样子再修,修到多细、多大开大阖,都是他的感情。电视讲求快速,必须不断制作“产品”;舞台剧的艺术性格比较强烈,可以酝酿。这样的时间性也是吸引我用舞台剧来传达眷村文化的原因之一。
电视剧可以做得很长很长,慢慢说;但舞台剧要在有限的空间里精准表达,大家买票进去坐下,走不掉了,就很容易在那个空间里跟台上的演员共同流动。舞台剧的影响力和时代意义不同,它可以一直不断演,成为一个时代大剧;而且每一场和观众的互动不同,会越来越精准。电视上什么东西都会过去,比较琐碎、冗长,有广告掺杂;舞台剧却能一直演,今年演,明年演,十年之后演,都是一个完整的东西,这个完整的东西会留存下去,而且由于演员、观众的不同,都会变得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