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住人心:创建一个无缝的社区
——奥巴马网站带来的启示
2007年2月,奥巴马做出的一个决定后来证明对他的总统竞选具有重大意义:他聘用了克里斯·休斯(Chris Hughes)。
黄头发、娃娃脸的休斯只有24岁,甚至看起来还要年轻。他加盟奥巴马团队的消息曾一度引起了不少人的热议。他的加盟意味着奥巴马将动用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在互联网上形成一个突破口。
休斯是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希柯利市长大的,后来在马萨诸塞州安杜佛市的菲利普斯学院学习,然后又进入哈佛大学。在哈佛的时候,他和电脑天才马克·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住同一间宿舍。他们和其他几个朋友一起创建了一个开放式(open access)网站。最初,这个网站是为了让哈佛大学的学生们可以相互联系,但很快就扩展到包括所有的大学生、高中生。后来又将所有13岁以上的年轻人都包括进来。该网站就是Facebook,如今它的活跃用户就高达一个亿。
在和网民进行的每一次互动中,奥巴马的助手们都努力构建一种由网民主导和掌控的关系。
休斯辞去了他在Facebook的职位,加入了奥巴马的竞选团队(不过他仍然留有价值数百万美元的股票期权)。在芝加哥总部的一个小房间里安顿下来之后,他开始构建一个新的网站:My BarackObama com中文含义是:我的巴拉克·奥巴马——译者注,在团队内部该网站被简称为“MyBo”。一个人如果在奥巴马主网站“barackobama com”上点击选框,表示他想为奥巴马的当选做出贡献,就会自动地登录到“我的奥巴马”网站。
该网站的设计常常被拿来与iPod以及苹果公司的其他产品相比较:清晰、精巧、令人愉悦。Mybo动员了一百多万访客为奥巴马的竞选贡献自己的时间和金钱。该网站之所以如此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访客在弄明白选项菜单之后,就能够独立经营自己的网页了。在比较Mybo和Facebook的时候,休斯说:“两者相似的一点是它们都是由用户们管理和操控的,这也正是它们的迷人之处。”
就像Facebook和其他一些社交网站一样,Mybo的用户可以创建自己的个人网页,在提交了常规的个人信息和照片后,还可以加入自己喜欢的社群。但是除了共享个人信息之外,Mybo的用户还需要和他加入的社群一起为竞选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如按照网站提供的名单给人们打电话等。他们还被要求在自己的页面上创建一个叫“活跃指数”的指示器,并不断在自己的网页上更新自己助选活动的情况。此外,他们还要创建一个个人募捐网页,其中包括他们的募捐目标以及一段给网友及其家人的留言。每个用户的网页上都有一个类似温度计的指示器,用来显示该用户完成既定目标的进展情况,任何访问该用户网页的人都可以看到这个指示器——很明显,这是一种给用户施加压力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