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讲述中,青少年朋友可能都了解到,生活需要坚忍不拔的精神,学习亦如此。但是怎样做到这点呢?
答案很简单,唯有恒心才会使你一如既往的坚持走下去。
慢慢岁月中,有许多名人都是靠着“恒心”走过来的。宋代司马光编《资治通鉴》,耗尽了十九年的光阴,定稿以后,已是老眼昏花,两鬓斑白,不久便去世了;明代李时珍写《本草纲目》,踏遍名山大川,收集上万种药方,整整用了三十年的时间才完成此书;居里夫人终生从事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十几年如一日,最终发现镭和钋两种元素,成为驰名全球的女科学家;德国大诗人歌德耗费六十年的心血,才完成他的长诗《浮士德》……这所有的一切不都说明,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够到达成功的彼岸吗?
历史伟人的杰出成就令人羡慕不已,而他们以毕生的心血从事一项事业的恒心对我们来说更有意义,更有启迪。当然,你会觉得伟人高不可攀,不过年轻气盛的我们不应该有做伟人的理想吗?话虽如此,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做呢,也许这是青少年朋友迫切需要知道的事情,那么,在这里我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希望这对培养你的恒心有所帮助。
1. 为自己制定计划
关于计划的问题,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提到过,在这里我为什么一再重复呢?因为持之以恒的做一件事情是需要你按照一定的计划行事,那样才不至于盲目的做事,不仅收不到好的效果,还白白的浪费你的恒心。
比如说你想要学好英语,要给自己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天早上坚持背30个单词,晚上做4个阅读理解,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或是要达到什么程度,英语单词是背到任意一个都会读、会写、会造句的程度,还是简单到只需要会翻译就可以;阅读理解的正确率想到达到什么程度,且进步的幅度是怎样的,这些都需要做一个详细的计划。
2. 强迫自己坚持下去
当设定了计划后,就要强迫自己去执行,比如你信誓旦旦的想要练习长跑,或是希望利用早晨的10分钟时间练习外语,但是这样的热度只维持了几天、几个星期就像泄气的皮球一样,失去了耐心。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你没有强迫自己这样做,道理大家都懂,可就是执行起来,总会被自己不坚强的意志力动摇。
比如有的青少年朋友晚上一看书就犯困,这时候,你可以强迫自己读一小时的书,不到时间不能睡觉,不管自己多么的困倦,一定告诫自己:不能睡觉,读完再睡。虽然刚开始会有些难以忍受,但只要你这样坚持几天,你会发现晚上读书没有那么烦,而且也不会困了,时间一长,你会把晚上读书当成你的习惯,如同刷牙、洗脸一样。或者是你强迫自己做练习题,这样也可以避免晚上读书犯困的毛病。
3. 寻求外援帮助
如果你确实没有恒心坚持做一件事情的话,那么你可以适当的寻找外援的帮助。比如,你早上不能按时起床,可以让你的父母帮忙叫醒你,和他们讲明你早上起来要做的事情以及做这件事情的重要性,然后嘱咐他们无论如何要把你叫起来。任何一个青少年都会有这样的体会,父母的提醒和劝告有时候非常有必要,且对于约束自己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另外,你可以和一个意志力强的人结成盟友,两个人一起上学、一起写作业等,从对方身上,你可以吸取一些养分,也可以激发你的恒心和毅力。对于意志力薄弱的人来说,这也是个不错的方法。
知识点: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主持编写《资治通鉴》,为此耗费毕生心血。《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通贯古今,上起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末年赵匡胤(宋太祖)灭后周以前(公元959年),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司马光把这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实,依时代先后,以年月为经,以史实为纬,顺序记写,使读者能够一目了然。
知识点:玛丽·居里,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世界著名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pō)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作为杰出科学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尤其因为是成功女性的先驱,她的典范激励了很多人。
知识点:歌德,德国著名剧作家、诗人、思想家,他一生跨两个世纪,经历欧洲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年代,促使他不断接受先进思潮的影响。其主要在诗歌、戏剧、散文、小说上有较高的成绩。主要著作有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剧本《哀格蒙特》等,代表作《浮士德》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完好的诗剧。晚年完成《浮士德》第二部,表现了他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