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人最初居住在伟大的环黄河北部一带,也就是在今天中国内蒙古的鄂尔多斯(Ordos)。如果不是因为那个叫做冒顿(Motun或拼成Modun和Mao-dun)的特别残酷无情的原始阿提拉的话,他们可能比亚洲内陆那些令人头痛的短时间内崛起又衰落的蛮族王国好不了多少。冒顿发迹于公元前209年,这件事被中国第一位重要的历史学家司马迁(Ssu-ma Ch'ien)记录了下来。冒顿曾经被他的父亲头曼(Tuman,人名,顺便提一下,在蒙古语里它意思是'一万',正好是一支一万名士兵的部队;显然,匈奴人说的是一种原始的蒙古-突厥语,而这两种语言随后分化了)交给临近的部落做人质。在下个世纪写作的司马迁告诉我们这个故事后来的发展,去掉了他以往沉静的风格,他可能利用了一些游吟诗人吟唱的关于匈奴建立的史诗来解释这个民族的崛起。头曼青睐另一位继承人因此盼望冒顿死去。所以,他袭击了他的邻居,希望冒顿会因此而被杀死。但是这位王子策划了一次戏剧性的逃跑,他偷了一匹马疾驰回到了他父亲那里,后者强颜欢笑地来迎接他,并且为了与他的身份相适而给予他属于他自己的军队作为礼物。这使得冒顿有机会向他的父亲发起报复。为了让他所有的手下都去犯弑君大罪,他将他们训练得对自己俯首贴耳。他下令说:"不论我的哨箭所攻击的是什么地方,你们都对准它射箭。任何没能射中的人要被处死!"然后他带着他的军队去狩猎。每一只他瞄准的动物都成了他手下人的目标。然后,他把箭头对准了他最好的一匹马。那马在一阵箭雨中丧生;但是一些人犹豫了,于是,他们被处决了。接着,他又对准了他最心爱的妻子。她死了,而那些动摇的人也陪同她一起下了黄泉。然后冒顿射了他父亲最好的马匹,更多的箭跟着飞来,射死了那匹马,这次,没有人动摇。现在冒顿知道他能够信任他们所有的人。最后,冒顿"在一次狩猎旅程中,他朝他父亲射了一支哨箭,于是每一名他的随从都将他们的箭对准同一个方向射死了酋长",他身上插了太多的箭以至于没有空隙可再插上一支。他接下来要对付的是临近部落的统治者,这位首领的头骨成为了冒顿的酒盅,这是游牧民族统治者权力的通常的象征。
现在匈奴有了一个稳固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他可以建立一个最后达到贝加尔湖(Lake Baikal)以北1000公里、向西大约有4000公里直抵咸海(Aral Sea)的草原帝国。在这个帝国里,毛皮来自西伯利亚,制造箭头和鳞甲的金属来自阿尔泰山脉(Altai mountains);当然还有源源不断来自中国北部的汉朝统治者那里的丝绸、酒和谷物,汉朝统治者为了维持和平乐于与其进行贸易并赠予他们礼物。在冒顿御宇35年的坚固基础上,匈奴人的上层在北部蒙古和南西伯利亚的山谷里过上了一种富庶而又多姿多彩的生活。在乌兰乌德(Ulan-Ude)西南面的伊伏尔加(Ivolga)是座防御坚固的匈奴城镇,其中居住着木匠、泥瓦匠、农民、铁工场工人和珠宝商。有一些房子具备罗马式的地下供暖系统。在西面,今天的甘肃和新疆,匈奴人控制了大约30个有围墙的城邦,其中的一个拥有8万名居民。在乌兰巴托(Ulaanbaatar)以西距离蒙古旧都哈拉和林(Karakorum)不远处是冒顿的首都-贸易、贡品、奴隶和人质都涌入了这个中心。外交使节和部落首领纷纷到来,参加每年都要举行的三个重要的庆典,这其中包括像今天的蒙古在国庆节举办的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