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关外 第一章(5)

关外 作者:年志勇


节气不饶人,赵前最早的作物是白菜、萝卜和荞麦,口粮和种子都是邻居资助的,王家的粮食多得吃不了,乐得有人为邻。黑土地肥实冒油,插根筷子都发芽,收获喜人。上冻前,赵前已开垦出一垧地,越冬的柴火也垛得老高,菜窖早就备好。

单身汉过日子,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为了吃饱,也要忙个不休。去河边挑水,提桶上来一看,满是欢蹦乱跳的小鱼。无奈之下,只得一瓢一瓢地去舀。飞禽走兽不请自来,高粱米饭快熟了,正冒着热气,转身一看,野鸡烫死在锅里头了。眼看到嘴边的热饭却吃不得,简直气炸了肺!野兽不怕人,夜晚围着窝棚打转,若不是彻夜点燃松明子灯,野狼狗熊定会破门而入。

霜降之后,草丛里的蛤蟆席地滚来,黑鸦鸦地堵在门坎窗台,拼命往有热气的地方挤,糊窗纸被弄得千疮百孔。赵前轻易不敢开门,气极了就骂:啥时辰野牲口都死绝了就好了。封冻之前可以钓鱼,河里的鲇鱼多的是,下竿就有,很少落空。鲇鱼味美至极,有道是:鲇鱼炖茄子,撑死老爷子。西沟的上空飘荡着鱼的香味,上顿接下顿地吃,王德发女人连连告饶。孕中的王大嫂害口,提起鲇鱼两字就想吐。而女人勤快得紧,赶制冬衣和鞋,安详中洋溢着母性的光辉。

她送给邻居一双靰鞡鞋,细心地讲解:如何使乌拉草蓬松,如何使鞋窝子舒坦,如何用布裹脚,如何系好鞋绳儿。

王德发看了笑,说:“关东一宝乌拉草,冻天冻地不冻脚。”

女人也笑:“大兄弟,快成个家吧。”

吃住无虞,赵前夜里就想女人了,想到无法抑制。屋角的灯彻夜不熄,松明条用铁丝网兜着,吱吱地冒着黑烟。松香的味道在窝棚里弥漫,像无尽无休的向往。屋外冰天雪地,屋里也冷,而被窝叫人留恋,人一躺下就不愿起来,即便有尿也要尽量憋着。稍微一动弹,寒意就会顺着被口涌来,吹得肩膀凉丝丝的。进了腊月,更是冷得厉害,墙壁上结满厚厚的白霜,泛出砭人肌骨的寒光。赵前头戴帽子,被上压满了所有能御寒的东西,身子蜷缩成一团。窗外大雪纷纷,想睡也睡不成,只好自言自语:“赵前,你干啥呢?”

“睡觉呢。”

“睡觉咋还说话?”

寂静的夜晚,声音显得很大:“冻的呗,睡不着。”

“明个儿,还得好好封封窗户。”

“嗯,针鼻儿大的窟窿斗大的风!”

他想了想,问:“那,头晚咋不把炕烧热乎呢?”

“半夜就凉了。”

他打了个寒噤,说:“老这么冻着不成啊,长了还不闹病?”

“没法子啊,灶坑里不敢压火啊。”

他撇了撇嘴,抖不掉胡子眉毛上的霜花,解释说:“怕熏死啊。”

“你说,俺要是叫烟给熏死了,屈不屈呀?”

自己的声音附和道:“可不是?还没娶媳妇呢。”

说来也怪,一念叨上媳妇,就觉得不太冷了。他接着问:“王大嫂生了个小子,知道叫啥名儿吗?”

“知道,叫大猫。”

“哈哈,这个名儿够破的了。”

“呵呵,说是名儿贱好养活。”

笑声停了,又问:“赵前啊,你啥时娶媳妇啊?”

“王大哥做媒呢,明个儿就去相亲。嘿嘿。”

一问一答间,窗外现出灰麻色,又一个孤寂的夜晚逝去了。

光绪二十七年春,金翠儿嫁了。简陋的轿子一抬走,哭声就若有若无了,翠儿满脑子都是娘关于初夜的话题。一路红色一路喧闹,简单又迅速地将她塞进新房。头上的盖头掀掉了,她第三次见到了这个叫赵前的人,此生做她丈夫的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