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关外 第三章(7)

关外 作者:年志勇


牟先生等人都赞同,说:“理是这个理。”

海莲府是长白山脉和松辽大平原之间的重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往北是吉林街,向南经章镇抚顺连接奉天。街上人丁攘攘,赵牟二人先去找当年放荒的符老爷,打算送些粉条黄米之类的礼物。客栈掌柜的认识符安,说他前年冬天就死了,醉酒冻死在街头。赵前唏嘘良久,吩咐马二毛将粉条黄米拉到集市上卖了。七拐八折的,托人找到了知府师爷,精瘦精瘦的浙江绍兴人,脑后的辫子梳得溜光崭亮。师爷挺冷淡,捻着两绺鲇鱼似的胡须不出声。赵前赶紧递上纹银五十两,还学着读书人的口吻说笑纳啊笑纳啊,心却抽得紧巴巴的:百八十亩地的收成啊。

师爷眼皮儿都没撩,轻描淡写地透露大疙瘩也来过人了,复述一番大疙瘩士绅陈情:一则人丁众多,市井繁华,更兼土地平坦肥沃;二则四水汇集,地处老虎窝下游,河宽水阔;三则素来风调雨顺,不曾旱涝,可保五谷丰登。老牟和赵前听得倒抽冷气,知道白花花的银两算是打了水漂儿。

无功而返的赵前懊恼不已,去海莲府上礼的花销事后由老虎窝各户分摊,但他仍在为自己的贸然出击而后悔。

过了几个月,官府的文告来了,说选定了良辰吉日,校验水土以定县城。浩浩荡荡的马队开来,官道上旌旗招展,烟尘滚滚,马嘶萧萧。校验仪式在两地交界的河口处举行,方圆百十里男女老幼早就闻讯赶来,围了个水泄不通。奉天和海莲府来的官员们端坐在临时搭起的看台上,一律花翎顶戴,威风凛凛。看台前伫立着两地的士绅名流,个个长袍马褂,衣色光鲜。赵前和老牟都是老虎窝有头有脸的人物,当然要出席。

一通锣鼓和排子枪之后,官员先是率众祭拜天地,宣读圣旨和奉天总督的文告,然后宣布遴选县城的规则。听了半天,赵前才明白了是比较大疙瘩和老虎窝的水土。赛会分两轮进行:

第一轮,命人先取老虎窝河岸干细沙土一升,再去大疙瘩河边取一升,称量两地土的重量,结果大疙瘩的土比老虎窝重三钱六厘,第一回大疙瘩胜出;第二轮,先用大疙瘩的河水注满一提漏,再取老虎窝之水一提漏,过秤称之,老虎窝水略重大疙瘩二厘。两轮合计,大疙瘩获胜。

看台西侧的大疙瘩一带的人欢声雷动,随后就是鞭炮鼓乐声大作,东侧老虎窝一边的哑口无声。

赵前、老牟等人不知道,设置县城的事终归要由朝廷定夺,而且朝廷同时批准了安城、丰城和鹿城三处县治。奉天军督曾琪、咨商荒务大臣在给朝廷的奏折上这样写道:

安城县拟建老虎窝,后改疙瘩山西侧而置。盖因西流水围内原系叶赫东城,层峦叠嶂、绣壤交接,凭山谷之险以辖四方,有河川之便可畅通途,况风调雨顺、居民已聚……遂勘城基于疙瘩山下。

往家转的路上,牟先生忍不住号啕痛哭。哭声是能够传染的,大车小辆载着哭声行驶,像死了爹娘老子似的,路人无不侧目。在颠簸的大车上,无人敢安慰心烦意乱的赵东家。当车轱辘激溅起柳津河的水花时,赵前恨恨地说:“操!敢情耍猴呢。”

中秋节前一天,大疙瘩正式定名安城县。新县治新景象,可谓百事待兴。安城县隶属奉天省海莲府,下辖九区四保十六社,奉天府派来知县一员、典史一员,首任知县胡康礼到任。时隔不久,赵前等人拴车去了趟县城,一路吹吹打打,以表恭敬之意。老牟和赵前挺现实,认为县官是现管,岂有不尊之理?县衙暂借一大户的院套,胡知县抽空见了他们,客套几句,话题就转到了勘基定衙诸等事项。知县胸有成竹,谈兴甚健,说县城规划得占五行八卦之数,合阴阳相辅之理,井田县邑,山水相依。还说,署衙待设吏、户、礼、工、刑、兵六房,设了东吉、西宁、南康、北寿四保,眼下刑、兵两房由王哨官统领,其余还空缺着。再就是谈些桑麻农事,全然体察民情之态。论及老牟原来就是老虎窝区区长时,胡知县微微一笑,说老虎窝的事情就交给你了,还说赵乡绅要多多携力啊,一时间老牟和赵前受宠若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