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残酷美学:传统日本戏剧与恐怖电影(2)

日本恐怖电影 作者:(美)杰伊·麦克洛伊


能 是一种创立于14世纪的戏剧形式。它的特色是面具的运用和风格化的表演,在歌、舞和音乐融合方面,比它作为戏剧形式所要求的更为严格。不过,表演的场所具有第一位的重要性。现在留传下来的能剧剧目超过两百个,几个世纪以来,它们随着表演实践的不断发展和提炼而成熟起来。能的表演围绕着两个演员进行:主役和胁役。主役是舞台表演和故事的主角。主役几乎总是戴着面具,他扮演的角色包括女人、老人、动物、神灵、鬼怪以及恶魔。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胁役从不戴面具,且只扮演三种确定无疑的“俗世”人物:官吏(daijin-waki,称为大人胁)、僧侣(so-waki,称为叟胁)及普通男人(otoko-waki,称为男胁),例如武士和村夫。胁役的作用是引召“主役到台上,向他发问,诱使他舞蹈”。 一旦达成了这些目的,胁役就会退场,一切于是围绕着主役的表演进行。

能的主题包括“孝顺、爱、妒忌、复仇和武士精神”。 一场能演出通常的表演顺序包括五组表演,相应地从能剧剧目中挑选五组题材出来:

一、第一组:胁能(“快乐剧”)或神事物(“神剧”)。在这组两幕剧中,主役在第一幕以人物的形式登场,讲述一个故事,在第二幕以神灵的形象出场。

二、第二组:修罗物(“战争剧”或“鬼怪剧”)。在这一组剧目中,主役是一个已死的武士鬼魂,他向僧侣(胁役)讲述一个故事,关于他生前的最后一场战役以及目前他在地狱所受的折磨。鬼魂乞求僧侣为他的灵魂祈祷。这些以鬼魂形式出现的武士一般是男人,尽管与武士齐名的巴御前(Tomoe)是一位女性武士。

三、第三组:鬘物(假发戏)或女物(女人戏)。这一组剧目在五组剧中属于中心剧目,并竭力要成为观剧的高潮。这些剧目聚焦于女主角,强调其美丽优雅,并通过化装和舞蹈来体现。

四、第四组:狂情物(疯女人戏)或狂物(疯狂的戏)。这一组剧目包含更小类的剧目,比如执念物(复仇戏)和狂乱物(精神错乱戏),集中于描绘剧烈的情感,或者是憎恨或者是狂喜。很多时候,这类剧目讲述的是作为原型的母亲在亲人丧亡后陷入疯狂的故事。这类剧目也有可能偏向于“修罗物”的领域,因为复仇戏这个次类型的特色是鬼魂对生前待其不公的人寻仇,与“修罗物”情节类似。

五、第五组:切能物(结局戏),也称鬼畜物(恶魔戏)。这一组剧目呼应第一组的胁能戏。通常情况下,主役再次以第一幕的人物形象现身,并在第二场中展示他的真实身份。不过,在这一组的剧目中,主役的真实身份不是神,更多是一个魔鬼、天狗(妖怪),或诸如此类的怪物。这些剧目作为尾场,并因此而结束全部的能表演,表现的主题是:人最终战胜超自然的事物。

歌舞伎

歌舞伎兴盛于17世纪,它在故事和风格上汲取了能的传统,又继续发展,并一直对当代戏剧产生强烈的影响。歌舞伎以其戏剧风格闻名于世:华丽的化妆、引人入胜的舞台效果和名家演员的表演。这几方面综合起来,创造出一种“多姿多彩令人心醉神迷的奇观”。 讽刺的是,歌舞伎虽然是女人创造出来的 ,女性演员却在1629年被逐出了表演舞台 ,一直到今日,它都是由男人扮演女角(称为女形)。歌舞伎这个词源于三个字,“歌(音乐)”、“舞(跳舞)”和“伎(表演)”,这种艺术形式是多种表演艺术的融合。

尽管没有像能一样进行分类,歌舞伎却有各种各样的类型和风格,包括“荒事”(字面意思为“粗野的事”)表演风格,特色是比现实生活夸张,处理的常常是超自然的事物,并使用类似面具的化妆。与此成对比的是“和事”(字面意思为“柔和的事”)的表演风格,在某种程度上说,它类似于现实主义的表演风格,剧中常有温和的幽默,主要关注的是社会议题。然而,这并不是说这两种风格就不能交融在一起。萨缪尔·L.雷特(SamuelL.Leiter)曾经指出:“荒事、和事的对比是歌舞伎戏剧的核心。” 其他类型包括“时代物”,这是以武士社会为背景的历史剧;以及“世话物”,这是讲述普通百姓生活的戏剧。在舞台上表演的歌舞伎戏剧类型随一年的季节而变动:表现快乐内容的剧目在早春上演,戏剧布景设于宫殿或其他令人愉快的场所;而到了夏天和初秋,讲述鬼魂和暴力内容的剧目则大行其道。遵循的是这样的逻辑,酷热的天气可以通过“使观众的脊背发凉” 的戏剧来调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