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引言(1)

日本恐怖电影 作者:(美)杰伊·麦克洛伊


日本流行文化和日本电影对女人的再现,对于电影和媒体学者来说,一直是值得批评探究的主题。之所以会引起一而再的关注,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功于一代代导演对女人所做的各种各样、有时甚至是极端的描绘,从作为日本电影偶像的黑泽明(《罗生门》,1950)、小津安二郎(《浮草》,1959,以及《东京物语》,1953)呈现的复杂、有时甚至是超验的影像,到充斥于日本新浪潮导演例如大岛渚(《青春残酷物语》,1960;《感官世界》,1976)等人作品中公开加以政治化再现的影像,到日活发行的大量桃色电影表现的堕落和盲目崇拜暴力的视点,不一而足。正如大卫·德塞尔(DavidDesser)在他那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情欲与虐杀:日本新浪潮电影》所说的:“在日本的高雅和大众文化中,我们可以看到女人从被绝对地崇拜到被憎恨和恐惧的种种形象。” 很显然,对女人的恐惧性再现,在日本的恐怖电影中非常普遍。正如本书导言提到的,尽管怪谈电影或者“怨灵”电影,是恐怖电影类型的主要组成部分,然而“怨灵”叙事却绝不是近期才出现的一种观念。因此,受冤屈的(基本上是)女人的灵魂从阴间回到人世,向对她不义的人复仇的故事,贯穿于无数的“经典”日本恐怖电影的情节之中,从荒井良平的《鬼猫》(1953)和沟口健二的《雨月物语》(1953),到新藤兼人的《鬼婆》(1964)及中川信夫的《东海道四国怪谈》(1964),这类故事的先驱,可以在一些文学、历史人物例如菅原道真(845-903)的生平中找到,他“是一位贵族出身的廷臣,因朝廷对其不公,而被流放,死于放逐任上,其鬼魂回到京都发泄生前所受的冤屈,造成巨大破坏”。 同样的人物还出现于神道教或基督教的教义和著作中,以及能和歌舞伎的情节里。

本编的三篇文章,不仅谈到了近期的日本恐怖电影如何再现女人(包括“怨灵”母题),还讨论了当代的日本国内和国际观众如何解读这些电影文本。在《西方人眼中的日本恐怖电影:三池崇史的〈切肤之爱〉中的社会阶层和全球文化》一文中,斯蒂芬·汉塔克(SteffenHantke)按照他在跨文化研究中取得的成功模式,对三池崇史导演讲述孤独、爱和复仇的充满争议的电影《切肤之爱》做了深入探讨。在本章中,汉塔克通过详尽分析,将影片定位为一个复仇故事,尽管影片在其重要手法上偏离了传统的“怨灵”观念,但还是揭露了为维护日本社会内部从属结构的社会和性别编码的强制性存在,女人为反抗它而苦苦挣扎。以探究《切肤之爱》的跨国流行是否来自于它的叙事方面缺乏文化特征,还是来自于它存在明确的“环球性”特征作为开始,他就影片令人惊讶地具有的广泛吸引力进行了探讨,最终,汉塔克发现了晚期资本主义的西方和日本文化之间的多个生动的交汇点(intersections)。这些交汇点包括:两者存在类似的反动姿态,这经常是由可以想见的存在于家庭和工作场所的阉割威胁所引发,并将矛头对准女权主义运动和变动的性别角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