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冰释:田中的决断(1)

以退为进:福田康夫传 作者:杨道金


福田赳夫虽然没有竞选上总裁和首相,但是,他却在田中内阁里任内阁行政管理厅长官(国务大臣)。他对田中的内外政策是支持的。可是,已经36岁的福田康夫仍在石油公司打工。那时的他似乎对政治不太感兴趣。

从经商到参选众议员,再从众议员到自民党总裁,田中给人的总印象是:精于谋算,办事果断。上台后支持率高达61%。很快,田中对日本内外政策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在内政方面,倡导“日本列岛改造论”,提出了以开发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政策。在外交上,实行和睦、平衡政策。一方面确认日美之间“不可动摇的友好关系”,出访英、法、联邦德国,加强同西方营垒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田中于1973年率政府代表团访苏,发表《日苏联合声明》,间接明确了日苏间存在的领土问题。尤其值得称赞的是,田中首相采取重大外交举措,谋求日中和解,在他任内实现了日中邦交正常化。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出人意料地访华。已经对政治有了很强判断力的田中,就对佐藤内阁在日中关系上的僵化政策大为不满。受命组阁后,田中深感日本对外政策尤其是对华政策完全落后于时代和形势,不采取果断措施,将“搭不上最后一班车”。因此,田中在7月7日就任首相时的讲演中明确指出:“要加快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邦交正常化的步伐。在激烈动荡的世界形势中,积极奉行和平外交。”在中国作出反应后,田中立即接受了周恩来总理的访华邀请,为早日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而积极准备。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尽管日中走向和解实现邦交乃大势所趋,但是,由于日中敌对多年,尤其是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侵略历史,彼此之间的隔阂很深。日本自民党政府内部矛盾重重,亲台势力频频干扰。如何处理同台湾的关系,是打开日中友好大门的另一个关键所在。同时,美国对此持何种态度,田中政府也不能忽视。为此,田中委托日本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充当日中两国政府之间的“牵线人”,传递信息。8月初,田中在审阅“竹入笔记”后抑制不住兴奋地说:“周恩来这人真是深通人情的人啊!这样,实现正常化就是可能的了。”他还认真仔细询问出访北京的最佳季节。他的迫切心情已溢于言表。

毛泽东和周恩来接见到访的田中角荣

1972年9月25日,田中首相抱着“决断与实行”的政治信条,率领大平外相、二阶堂官房长官等人乘专机直飞北京,开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受到周恩来总理的热烈欢迎。欢迎的场面很大,友好的气氛十分热烈,在当晚举行的欢迎宴会超过了尼克松访华时的宴会规模。在人民解放军管弦乐队演奏的《樱花樱花》、《佐渡小调》、《金毗罗船》等日本传统歌曲声中,周恩来劝田中喝茅台酒,并亲自用筷子往田中盘子里夹菜。

宴会散后回到谈判桌上的气氛却判若两样,尤其是在第二、三轮会谈中,双方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仍距离较远,谈判的前途凶吉难卜。田中、大平心里都捏着一把冷汗,因为他们的这次北京之行是冒着很大的风险的。田中后来称“的确是一次豁出命来的旅行”。如果这次的谈判破裂,空手回国,田中很可能在党内受到追究责任,导致内阁总辞职。这对于刚刚上台两个月、前程似锦的田中来说,是无论如何不愿看到的结局。来到北京三天的时间过去了,中国最高领导人毛泽东主席一直未露面,这不是一个好兆头,田中感到事态严峻。

中日双方代表在加紧接触,互作妥协。在第三轮会谈结束后,中方通知日方代表团,毛泽东主席准备于27日晚会见田中首相。双方最高领导人会见达一个多小时。毛泽东的会见实际上已为日中谈判开了“绿灯”,直到这时田中和他的团队成员方才松了一口气。经过谈判代表艰苦努力,双方终于在主要原则问题上达成一致。9月29日上午10时20分,举世瞩目的《中日联合声明》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举行签字仪式。田中首相和周恩来总理分别代表日中两国政府在文本上签字,至此,标志日中这两个亚洲大国宣布结束了几十年的敌对状态,恢复邦交正常化,这在日中关系史上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