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国花

日本人与中国人 作者:(日)陈舜臣


前几年,神户市决定将八仙花作为市花。

六甲山八仙花的颜色十分美丽,但褪色后的八仙花就大打折扣了。

我更赞成选蔷薇。蔷薇也被推举为市花候补,但蔷薇太普通了。它已经是英国国花了,而且神户和蔷薇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关系。选中六甲山名产八仙花,我并没有什么异议。兵库的县花就是野菊。

美国没有国花,州花倒是有,但只有几个州有。真是一个马虎的大国。

希腊的橄榄很有名,法国鸢尾花很可爱。埃及的睡莲很有古国之风,墨西哥的仙人掌惹人喜欢。印度的罂粟被当作鸦片的原料,就感到有点危险。

日本的国花是樱花,这并没有被法律规定,但谁都没有异议。菊花作为皇室的纹章花,级别更不同。

中国的国花,国民政府曾经法令规定为梅花。

那是有原因的。以前中国所认可的国花是牡丹。陶渊明爱菊,周茂叔爱莲,但最受人喜爱的还是牡丹。

但是,牡丹太华丽了,跟当时中国革命状况不相符,所以改成梅花。中国制定国花的法令是在“九一八”前,即昭和四年(1929)。但是,法律规定国花,倒有点不伦不类。

寒冬也仍青翠的是松和竹,披雪绽放的是梅。松竹梅是“岁寒三友”,在中国自古以来就受到尊重。但说到喜爱,还是不及牡丹。

但是,牡丹和当时艰难的国难时期不相符,取而代之被选作国花的是梅花。梅花不畏严寒、凛然绽放的坚强精神,使它成为宣告春的来临的瑞兆之花,很吉祥。

“梅与莺”被用来形容搭配得好,这是日本独特的说法。中国没有这样的俗语,诗歌中也很少有这样搭配的例子,没有把它们当成一对。

倒是“梅与雪”成为了一对。

升格为国花的梅花的优点,在于凌寒绽放。

只有象征严寒的雪,才能当花的伴侣。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有梅无雪不精神。”

推翻列强的侵略和压迫,迈向现代国家建设的国家的国花,只有与雪相伴的梅花才适合。

那么,失去国花地位的牡丹呢?

在日本,说到赏花一定是赏樱花。过去中国说到赏花,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对象一般都是牡丹。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

我愿暂求造化力,减却牡丹妖艳色。

少回卿士爱花心,同似吾君忧稼穑。

白居易曾如此吟咏唐长安的赏花。大意是:借助造化之神的力量,减去牡丹的妖艳之美,让大臣们的爱美之心转向别处,如同君主一样关心农业。

对赏花的狂热令人叹息,从这首诗可以想象。

不过,如果是牡丹的珍奇品种,据说一株的价钱高达数万。寺院等都投入大片土地和人手来栽培牡丹,然后卖出,很能赚钱。

还有叫做“斗花”的活动,即人们头上插上引以为自豪的花,去京城大路上游行。长安西明寺、慈恩寺等牡丹名胜地,一到赏花时节,拥挤异常,很多人涌往开花较迟的太真院惜春。

牡丹有一种惑乱人心的魅力。据说长安牡丹在旧历三月十五日前后二十天盛开,那时正春暖花开。

正如白居易感叹的,唐代的牡丹狂,只能说是颓废了。正处于革命的中国,不用牡丹作国花,也可以理解。

新国花梅花,暗自开放,默默吐露芬芳。比起牡丹的华丽,显得更有内涵。

另外,梅花的果实可以食用,从实用面来说,肯定让生活贫乏的国民更有亲近感。《三国志》中“梅林止渴”的故事,国民都耳熟能详。当全军将士口渴疲惫之时,曹操说“梅林近了”,士兵口中起了唾沫,解了一时之渴。

但是,在中国人的性格中,除了梅的特质,似乎也有牡丹的特征。

在紧张的生活中,梅的特征表露在外。但到节日之际,人们高兴起来,身上所隐藏的牡丹的特征就表现出来了。

新旧国花象征着中国人性格的复杂,这不是说中国人有双重性格,而是说他们有深度。

从某一点上来说,以樱花为国花的日本人的性格,跟樱花一样,说得好听是勇敢果断,说得不好听就是容易放弃,容易忘却,缺乏耐力。

尽管如此,两国人相通的是爱花之心和爱花的方式,这可以作为相互理解的共同基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