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聚居村”采访手记

蚁族 作者:廉思


 

对于这个群体的了解,是从电脑上一个叫做“调研日记”的文件夹里开始的。

打开这个文件夹,排列得整整齐齐的WORD文档呈现在眼前。好奇心驱使我一口气读完了前十篇调研日记。

每篇日记都无一例外的有他们生活环境的描写,光线、气味、空间的狭小都无法逃离调研同学的眼睛。还有崎岖蜿蜒的街道、络绎不绝的商贩,或者清晨的北风和夜幕下的眼睛。

十篇以后,沉重渐渐浮上心头,害怕的心情甚至战胜了我的好奇心。好奇心让人积极,去了解、去感知,而害怕却让我缩手缩脚,不能真正走进这个群体。

我的沉重不是对于自己前途的迷茫和担忧,而是他们。

人们说,现在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然而,这群人,他们接受了高等教育,是否就能转化成生产力:对个人来说,能否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对社会来说,能否实现进步与发展?他们生活的好不好?在社会上究竟处于怎样的位置?他们幸福吗?他们为什么千里迢迢来到北京,或者千方百计留在这里?他们为什么失意伤心难过?他们怎样才能实现理想实现目标?他们接受的教育,吸取的知识,只是纸上谈兵吗?如何才能有机会接受实践的检验?

采访了,看见了,听到了,才知道——

他们的生活,我不能评判,也没有权利去评判。

他们的幸福,他们的喜怒哀乐,我只能冷眼旁观。

我的笔,客观地写他们的故事,就足够了。任何超乎事实之上的感受,应当是读者从字里行间中体味的。

社会财富在不断地增加,然而个人的幸福感呢?人都生活在过去和未来的夹缝中,自我和社会的夹缝中。说“夹缝”或许严重了一些,但是这种前后相继、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人怎么都逃脱不了的。

他,和他,都来自内蒙古的小山村;他,来自山西最贫困的吕梁地区。

他们忘不了山村的泥土路,夜幕下的油灯,父母的殷殷嘱托,做学校领头羊享受的特权。

曾经的同学,现在有很多都有了小孩。他们却仍然独身在北京奋斗,在狭小的租来的房间里,没有知心的爱人。冬天,忍受缺斤少两的暖气;夏天,则被蚊虫的叮咬与热风轮番轰炸。

即便这样,他们还希望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干净舒适的房子,有体面的工作,开自己的公司不再为老板打工。但是现实离梦想,不只是一步之遥。

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机会,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纵向流动也变得流畅了很多。每个人都在思考,路在何方。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和自由,然而选择的结果,却很少能够控制自如。

刚从大学校门走出来的他们,住在北京的城中村里。漂浮的灰尘、陌生的脸庞、昏暗的光线、嘈杂的声音,在他们的眼前耳边逡巡徘徊,不知哪里的空荡落寞,消磨了心智,迷失了方向。他们选择来到了这个城市,然而来到,只是一个开始。漫长的过程与不可预测的结果,他们都得听从命运的安排,尽管在奋斗。

命运有很多名字:机遇、运气、天命……

命运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做时代。

鲁迅先生说,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这就像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么多的大学生,走出了“聚居村”的路。虽然这个村子坐落在北京,中国的首都,环绕在大学的不远处,但是却没有配套的公共设施,没有安全的保障,没有整洁的环境。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出去找工作或者上班。工作不好找,薪水不大高。

他们的心情,我只能去猜测,而无法真正的理解。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夜晚,我躺在宿舍里,过电影似的回忆着一天的行程。他们的心情,我只能从点滴的神态与语气里体味。我不是他们。我住在学校里,我现在不需要去找工作,也不需要去工作。但是,我总有毕业的那一天,面对许多可能的选择。是留在北京还是回家乡?找个什么样的工作?我能做什么,而工作和这个社会,又需要我来做什么?

这些问题,有时候想想,就会驱走睡意,扰乱睡眠。有时候,问题会回到高中时候想的那些:我到大学,究竟要学些什么?学到的这些东西,可以指导我以后乃至一生的生活吗?

以后的路的轨迹,也许不能任由我自己控制。人各归其位,毕竟只是理想的社会状态。更多时候,在时间不知不觉的流逝中,人会忘记最初出发的理由,向现实妥协,因为任何可能双赢的大门,都无情地关上了。

社会汪洋中,每一滴水的声音总会湮没在波涛汹涌之中。可是如果滴水与波涛同路共行,蕴藏的巨大能量无疑可以发挥到极致。

在城市里,车来车往,川流不息。他们为工作,奔波不停。

这些大学生,有很多从农村考出来,便抱定了不再回去的决心。可是在他们的家乡,在比城市更为广袤的农村,有许多需要他们——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的地方。

农村的学校,需要年轻的面孔,为孩子们带来新时代的信息,带来可能影响他们一生的思维方法和观念;农村的田野地头,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农业发展的效率;农村的基层民主,需要懂得政治运作机制和组织管理的新鲜血液。

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回去?因为大城市里有更多的机会,有更高的薪水。他们来到或者留在了大城市里,但是生活得并不好。

“上山下乡”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那时的青年人响应号召,只凭着一腔热血就离开了熟悉的城市,来到条件艰苦的农村扎根生活。市场化的大潮下,人们在做每一个决策的时候,都要深思熟虑其中的投入与产出。从小学开始,一直到大学,是一笔巨大的投资,毕业了之后,当然要把投入的收回来。

于是,一切都可以归入经济学的计算中。到西部、下基层的倡议,如果没有更具体的政策优惠,如果大学生们看不见发展的希望,就只能是一纸空文。好在,现在已经有落到实处的条款了,比如考研加分,比如由政府偿还助学贷款。

这些都还不够。制度或者政策,可以引导行为,真正观念的变化,仍然需要个人的体悟。然而每个人的所思所想,和他的个人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其他人都无法干涉,毕竟那是个人的自由与选择。选择了之后,可以承担一切可能的结果,就行。

只不过,心有多大,舞台才有多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