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就像消防车,无须一直在场,但要呼之即来。”明白了这个简单道理,我们便领会了“爱和自由”的精髓!
没有哪个妈妈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怎样去爱、爱到什么分寸却是一门艺术,关系着孩子的内心感受和生命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觉得“爱和自由”是个重要的话题,下面我就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爱不等于过分呵护
面对十月怀胎孕育出来的小家伙,许多妈妈在怜惜生命之幼弱之余,总是深怕孩子受什么委屈,进而选择细致入微的怜惜和保护,不舍得放手让孩子去独立行动:怕孩子摔着碰着,迟迟不敢放手让孩子自己走;孩子好奇地左看右看的时候,不时地在旁边提醒“危险!”“不要动!”怕孩子累着,能代劳的就代劳,哪怕碰壁也乐此不疲……殊不知,有时候我们这样无怨无悔地付出,带给孩子的却可能是深深的伤害。
我们小心翼翼的呵护,无形中等于告诉孩子“这个世界很危险”!在危险世界中成长的孩子,怎么会有安全感?
我们事无巨细的代劳,等于用行动告诉孩子:你不行,这件事需要我们帮你做!长期这样下去,孩子还会相信自己的能力吗?
懒惰是人的天性,一旦孩子发现不必动手就可以丰衣足食,还有动力去独立生活吗?
很多人都读过《种树郭嚢驼传》,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忧之太勤,反害其身”。其实,养孩子就和种树一样,过多地干预和呵护不仅无助于孩子(树)的成长,还可能使孩子(树)走上畸形发展之路,这就是郭嚢驼所言的种树心得:“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说到这里,我很想提醒那些竭力呵护孩子的妈妈们:如果想让孩子成长得更好,就请注意爱的方式吧!并非如影随形地陪伴孩子左右才能有所助力,孩子成长需要的,不是束手束脚的亲昵,而是宽松惬意的关怀。该放手时就放手,给孩子探索的空间,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成长规律和意愿去发展、去挑战与被挑战,他们才可能成长得更快,我们也更容易收获“无心插柳柳成阴”的惊喜。
放手不等于放任
给孩子自由不等于放任不管。毕竟我们的孩子尚年幼无知、势单力薄,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难以区分想象与现实的界限,而且容易受冲动左右,面对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他们还难以单枪匹马地走天下。受挫的时候,他们需要成人的引导和支持,否则他们的学习过程便可能受阻。正如英国幼教界的最新研究结论所指出的:完全让孩子自由地成长,并没有太大的好处。
当孩子需要的时候,我们这些当妈妈的应该随时站出来,毫不犹豫地给孩子情感的支持、道德的指引、行为的示范和技能的指点。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既拥有自主的空间,又能得到必要的情感满足,还能习得必要的社会规范和生存技能。如此,我们才可以骄傲地说,我们给予孩子的,是一种目光长远、讲究艺术且能满足孩子精神需求的“教育爱”,这才是一种最高质量的母爱。
“爱和自由”让孩子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把爱和自由有效统一的父母,最容易培养出具有安全感的孩子。因为孩子的安全感,来源于对自身生存技能的信心,来源于对高质量母爱的确认。只有建立起安全感的孩子,才会不惧怕新的体验,从容地探索世界、与人交往和面对挑战。在这种随心所欲的与外界互动的过程中,孩子的发展便形成了良性循环!
爱孩子,就给他适度的自由吧!“妈妈就像消防车,无须一直在场,但要呼之即来。”明白了这个简单道理,我们便领会了“爱和自由”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