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早教不是万能的!

爱出一个好宝贝 作者:桐桐妈


早教不是万能的,也不必是万能的,在早教力所不逮的地方,我们要尊重遗传的力量、基于孩子的禀赋设定期望值、努力做到医教结合、善于改变孩子的成长环境。

多年前,当早教之风还不那么盛行的时候,没有多少人相信早教的力量,在他们的观念里,孩子的童年应该交给自发的游戏,而不应该过早地受到教育的约束。如今,早教之风愈刮愈烈了,当越来越多的家长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早教的作用一下子又被鼓吹到另一个极端,成了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被当家长的我们奉若神明。于是,孩子的成长问题一出现,早教就罪责难逃了:

“我的孩子性子太磨蹭怎么办?”

“我的孩子还不会爬怎么办?”

“别人的孩子都认识好多字了,我的孩子还不认识怎么办?”

“别人的孩子都考出钢琴十级了,我们这个怎么逼都学不好……”

……

这些问题果真可以通过调整早教方式解决吗?我觉得不尽然,因为——

早教不是万能的

为什么早教不是万能的?因为我们的早教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更不是在没有生命的个体身上进行的,作为我们早教对象的孩子,是人,是生活在社会中并具有一定生物属性的人。

既然孩子是生活在社会中的,那他们就不可避免地接触各种人或事,并受到这些人、事的影响,包括同伴的影响、舆论的影响、社会风气的影响等等,有时候这些影响力还相当强大。如果这些影响力的方向与我们的教育方向一致,当然会加强我们的教育效果,但问题是:通常这些自发的、无序的影响是鱼龙混杂的,对教育的冲击更多的是负面影响,以致造成了许多教育难以左右的“死角”……

既然孩子还具有生物属性,则他们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遗传的影响。虽然在大多数乐观的教育研究者那里,遗传的力量被“压缩”得十分微小,但现实中的事实却告诉我们,这种力量是不可小觑的,有时候还能和非常精密、努力的教育形成抗衡。否则,一个不会爬的母亲怎么那么容易生出不喜欢爬的孩子?一个内向的母亲很失望地发现孩子的内向与自己如出一辙——尽管母亲已经做了许多努力,比如我和我的宝贝桐桐。

所以,我们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教育,不是万能的!其实——

早教也不必是万能的

为什么要这么说?

其一,如果教育是万能的,则每个父母都会朝着自己的期望锻造孩子,而我们的期望又未必和孩子的先天禀赋相适应,如此,为了让孩子达到自己的期望而经历痛苦的蜕变,岂不成了剥夺孩子发展自由的人性摧残?

其二,如果教育是万能的,而完美孩子的“模子”又往往是大同小异的,孩子在这样的模子之下,即使成长为奥巴马、希拉里或巴菲特又能怎么样呢?这世界将因此少了缤纷的个性和互补的色彩,人才市场少了不可或缺的层次和能力的分化,谁来从事那些看似不那么体面却须臾难离的岗位呢?

其三,如果教育是万能的,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因教育而发生期待中的改变,那么我们还需要遗传基因吗?

在早教力所不及的地方……

既然早教不是万能的,在教育力有未逮的地方,我们的平衡点在哪里?

1.尊重遗传的力量

对于那些更多受制于先天遗传因素的方面,比如,孩子的神经类型(灵活性、开放性、慢性子、急性子、内向、外向等表现),我们最好不要对其改变存在过高的期望值。不是说这些方面绝对不可以改变,而是改变的难度相当大,且需要长期的努力过程,甚至需要岗位的锤炼或重大事件的影响,这往往不是父母的说教所能胜任的。其实,正是不同的神经类型才让这个世界有了个性的颜色,不同的神经类型各有利弊,强求孩子进行改变本身就有点儿不合理。

智慧的父母尊重遗传的力量,在这个基础上让孩子扬长补短而非做臆想的改变!

2.调整我们的期望值

有时候孩子之所以让我们失望,比如识字能力不如别人强,不如别人画得好等等,并不是孩子真的就那么笨,而是我们的期望值太高。通常我们总是不自觉地犯这样一个错误:把孩子的绘画能力跟善于绘画的张宝宝比,把孩子的舞蹈能力跟善于跳舞的李宝宝比,把孩子的识字能力跟善于阅读的王宝宝比,并期望孩子在每一个比较中都胜出。其实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孩子的天赋本身就有一定的差异,兴趣方面也各有偏好,心理及动作技能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不平衡,不可能十全十美。

聪明的父母根据孩子的客观能力基础设定自己的期望,并善于看到孩子的长处,而不是盯着孩子难以达到的目标自寻烦恼。

3.医教结合,教养结合

虽然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可忽视的,但也不可否认,有时候生理方面的异常也会引发相应的心理、行为异常。比如,缺乏某种微量元素的孩子更容易兴奋、坐不住,气血虚弱的孩子可能会记忆力下降,长期生病的孩子更容易烦躁不安或慵懒倦怠……遇到这种情况,帮孩子锻造一个健康的身体可能比单纯在早教上下工夫来的更为现实!

细心的父母不仅关注孩子的心理和行为,也会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甚至主动学习基本的护理知识,最大限度地帮孩子避免疾患,因为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孕育出健康的灵魂。

4.改变孩子的成长环境

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更容易培养出健康快乐的孩子;一个健康的社区环境,会让孩子接受更多良好的习染;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生活环境,更容易提升孩子的品位和道德修养;一个开明的制度环境,让孩子更容易凭实力脱颖而出……

而且,这些环境的影响,有时候还相当强大,谁能说孟子的成就,与“孟母三迁”没有一点儿联系?

高明的父母,除了重视有计划的教育努力外,还善于改变孩子的成长环境,即使这个做起来很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