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出兵阻挠北伐,妨碍中国统一
国民党的北伐统一战争,顺应时势,势如破竹。这个时候,日本悍然出兵阻扰,再次成为中华民族崛起的梦魇。一个统一的中国,不符合当时日本侵略中国的利益。
外侮难除,内乱不止。大清国倒掉之后留下更烂的烂摊子,是国家在事实上四分五裂。统一中国,成为驱除外侮的前提。国民党由南向北的北伐统一战争,顺应了时势,一路上势如破竹。这个时候,日本再次以坏人的形象出现。一个统一的中国,不符合当时日本侵略中国的利益。
"二十一条",是日本趁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机,企图独霸中国的一个极端表现。这种将中国变为朝鲜第二的企图,随着一战的结束,从国际环境上而言已经不太现实。
但是趁着一战的"契机",日本毕竟在中国的东北攫取了巨大的利益空间,满洲成为为日本提供粮食、能源的殖民地。1914年到1924年期间,以满洲铁路为中心推进的殖民地经营中,日本获得了2.5亿日元的丰厚利润。与此同时,日本加紧向东北三省移民,到了30年代,向中国东北移民一度成为日本的一项国策。
1918年11月11日,德国宣布战败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中国属于战胜国阵营,但是"弱国无外交"的说法在此后的巴黎和会上被充分证明。日本代表在巴黎和会上要求接管战败国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利。尽管中国代表表示了抗议,但由于日方以退出和会相威胁,列强最终于1919年4月30日答应了日本的要求:德国此前在胶州湾的权利一概放弃,并交给日本;日本自愿将山东半岛连同完全主权交还给中国,日本军队应尽早撤出山东。
中国外交的失败激发了民族主义,并爆发了五四运动。学生参与政治运动,再次掀起高潮。与晚清应试举子的所谓"公车上书"不同,新时代的学校体制,培养了一批"新青年"。他们走上街头,打出标语,喊出口号,最后甚至动用暴力,打、砸、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