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婚姻:爱情与面包,一样都不能少(3)

新婚小夫妻幸福理财计划 作者:青青陌上


我马上找来“爱情保险”的资料。原来,所谓的爱情保险是一些人寿保险公司推出的由夫妻双方共同购买的“联合人寿计划”。夫妻双方只需要购买一张保单,共同支付保费,两人就都可以成为被保险人,都享有收益权。这种保险不仅具备两全或终身的人寿保障,被保险人还可以获得银婚纪念祝贺金等额外保险利益。

对婚姻中的两个人来说,幸福婚姻既是快乐的感受,同时也是肩上的责任。两人共同为婚姻投保,既能够增强自己与爱人甘苦与共的责任心,还可以督促两人珍惜彼此的幸福婚姻。

爱情保险,既有名,又有实,我看行!

经过左挑右选,我和老公都看中了一款“一生一世爱情险”。首期年保费,我们支付了1 元,以后每年我们都缴纳等额保费,持续20年。在此期间,每三周年的结婚纪念日,我们可以领取一次保险金。前六次,每次可领取999元—这个数字我喜欢,象征天长地久;20年后,即第七次领取保险金时,我们可领取1 999元—这个数字我更喜欢,寓意感情随着岁月的递增而增加,让人心头备感温暖。

同时,我们还获得了一笔爱情保障金。在将来,无论在任何时间,或出于任何原因,当我和老公其中任何一个人不能再领取上述保险金时,对方就会得到20 999元的爱情抚恤金,寓意爱的永恒。

而且,这个险种可以保我们到100周岁,有“白头偕老”的寓意。在此期间,我们缴纳的保险金,会通过红利的方式不断积累,等到我和老公银婚或金婚时,还能收到相应的祝福礼金。

从理论上来说,我知道给爱情上保险其实并不可行。感情不像物质,看不见摸不着,这种“飘来飘去”的感觉,难以形容,可能说来就来,说去就去。如果爱情没有了,婚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但是,现代社会离婚率的提高,并非完全是因为爱情的终结,有时甚至是由一时负气、沟通不畅产生的误会所致。

有这样一个充满黑色幽默的故事。老公出差回来后刚走到家门口,突然听到自己家里飘出男人打呼噜的声音,在门外犹豫了5分钟后,他选择默默地走开了。走出小区,他给老婆发了一条短信:“离婚吧!”然后,他毅然扔掉手机卡,并且远走他乡,发誓再也不会回到这个伤心之地了。三年之后,他们在另外一个城市偶然相遇,两人相看默默无语。还是妻子先打破僵局:“当初为什么不辞而别?”他讲述了当时的情况,妻子转身离去,淡淡地说:“那是瑞星杀毒软件……”

这个故事,让我和老公唏嘘不已。如果当时他们夫妻能够就此事开诚布公地谈一谈,或将离婚的事情向后拖延一段时间,说不定结局就会大不同。

而如果他们办理了爱情保险,考虑到离异可能会失去大额保险金,就可能不会离得如此干脆,这就给了爱情和婚姻提供了发生转机的时间。通过爱情保险,给婚姻加上一条经济的链条,相当于给爱情加了一些外力,你说还有比这更值得的投资吗?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夫妻都想购买爱情保险。有人会认为,夫妻两人的感情经得起生活的磨砺与考验,不需要形式兼具内容的爱情保险来加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种观点无可厚非。你可以不买爱情保险,但我的建议是,为了给刚刚建立的小家庭提供保障,也为了对爱人负责,还是可以选择一些商业保险。

为人们提供全面保障的商业保险包括意外伤害保险、医疗险和寿险三种。一般情况下,咱们新婚小夫妻家庭收入还不太高,经过结婚买房等一番折腾后,积蓄更是所剩无几,购买保险产品时,可以优先考虑意外险。

不可否认,咱们现在还年轻,身体素质好,但就像阿甘所说的,“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谁也不能保证下一块是什么味道”,意外事故防不胜防。如果遭遇重大事故,一旦残疾,失去工作与收入,对小家庭来说意味着沉重的打击。发生意外伤害,是任何人也无法改变的事情,但如果能够在事故后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最起码可以减轻生活压力,缓解生活困难。这就是意外伤害险的最大用途。不过,意外伤害险只有在投保人发生意外事故后,才给予赔付,如果没发生则不予以返还。但咱们也不用觉得吃亏,就算是花钱买平安了。

一般的意外伤害险并不包括因意外伤害而产生的医疗费用,所以,为了在医药费贵得“吓死人”的今天还能看得起病,资金力量薄弱的咱们,不妨再购买一份重大疾病保险。作为家庭的经济支柱,夫妻两人最好都购买重大疾病保险,这样不仅可以在治疗重大疾病时,获得经济上的援助,还具有豁免功能,即在期满时可以将保费连本带利拿回来,起到“有病治病,无病养老”的强制储蓄效果。

至于寿险,即养老保险是否购买,我觉得可以因个人而异。如果没有办理社会养老保险或认为前者不足够养老使用的话,想以商业寿险作为补充者,也可以购买。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购买商业保险是一种负责任的行为,其基本概念是:年纪越轻,保费越便宜。通过保险来转嫁风险,减少财务损失,也可以起到理财的作用。

不过,冲动是理财的大忌,不可听信保险推销员的一面之词,头脑一热,就一股脑儿将全部商业保险都买回家。毕竟,保险不是白送的,也需要花钱购买,如果因为买保险花光所有钱,那就真的不保险了。在考虑保险保障的数额和保费支出时,我们要从实际出发,保障数额可以是年收入的10倍,但保费则以年收入的1/10比较合适,以免影响到日常生活开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