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朱安,母亲的礼物(1)

周家后院 作者:李伶伶


一个盛大的颁奖晚会。

主持人宣布:封建婚姻牺牲品代表的获得者-朱安。

掌声雷动。

朱安,一个瘦弱的老女人颠着小脚,在礼仪小姐的搀扶下颤巍巍地上了台,从颁奖人手中接过证书和奖杯。未开言泪千行。全场鸦雀无声。台上的灯光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她的脸上。平静,又平静。然后,她踮了踮脚,这才够着麦克风。她说,感谢 & &也感谢 & &更感谢 & &

大家都知道,有一个人她不得不感谢,而且要重重地感谢,否则她哪里能得到这个奖。这个人,就是鲁迅。

朱安是鲁迅的元配夫人,鲁迅却只把她当做母亲送给他的礼物。一个女人等于一件礼物,那这个女人还是女人吗?不是。

说朱安,还得从朱家说起,从朱家和周家的关系说起。

朱安的父亲叫朱耀庭,绍兴城里凰仪桥(又称黄泥桥)丁家弄人。丁家弄的朱宅,人称“朱家台门”。台门,通俗地说,大宅门,大宅邸。大宅门里住着的当然是大户人家,不是有权人就是有钱人。周家也称“周家台门”。照绍兴人的说法,朱安和鲁迅兄弟都属于台门货。

朱家何以成台门,缘于朱家先辈曾任过江苏省扬州府官吏。朱耀庭先做过幕僚后又经商,一度还准备在宅门里开当铺。

这样的朱家和那样的周家,门当吧户对吧。

两家结亲,非始于鲁迅和朱安,而是鲁迅的开蒙塾师、叔祖(周氏义房族祖父)周玉田和丁家弄的朱氏。周玉田谱名兆兰,夫人就被人称做兰太太。这位叔祖母兰太太是个有趣的人。有一次她把晒衣服的竹竿架在珠兰的枝条上,细枝受不了力断了,竹竿倒下来。她见状,愤愤地骂一句,死尸。为什么要骂死尸呢?谁是死尸?是那折了的枝条,还是倒了的竹竿?没人搞得清她心里怎么想。她平时爱跟小孩子玩,称鲁迅他们这帮小孩子为小友。

嫁到周家的兰太太常常回娘家丁家弄,又常常把娘家的亲戚带到周家串门,特别是她的兄弟朱霞汀和内侄孙朱可铭,周家的门槛几乎都让他们踏破了。朱可铭是谁?朱安唯一的弟弟。周家,弟弟去得,姐姐当然也去得。兰太太也带朱安去周家玩。一来二去,鲁瑞注意上了这个安姑娘,也喜欢上了。

鲁瑞为什么会喜欢朱安呢?论貌,论才,朱安实在不是鲁琴姑的对手。她长得-客观地说-不好看,个子很矮,长长的脸,皮肤有点黑,前额外凸。一个女人好不好看,有时并不仅仅在于相貌,更在于神情。她有些木讷,也就显得呆板不生动。连貌都不在乎,鲁瑞还会看重才?女人无才便是德。我是挑媳妇,又不是选女状元。这点,不论。

一个无貌无才的女人还会有什么值得夸赞的东西?心灵美啊。鲁瑞眼里的朱安就是这么一个内在美远大于外在美的姑娘。她知礼仪懂规矩有礼貌,尊老爱幼性情温顺,她还爱劳动讲卫生,生活节俭不爱慕虚荣。

日子是过的,不是看的。鲁瑞自信地断定,朱安是会过日子的好媳妇。

这还不够,还得问清楚生辰八字,再也不能犯鲁琴姑那样的错误了。这个时候,轮到媒妁出场了。鲁瑞请托的媒人,是周玉田和兰太太的长媳谦少奶奶(她老公叫周伯,小名谦)。

谦少奶奶家和鲁迅家住前后院,中间隔着一个小天井和一道曲尺形的墙。谦少奶奶婚后生了一个孩子,后来发高烧死了。不知为什么,她再怎么使劲儿也生不出第二个孩子了。因为感同身受,她对也死了孩子的鲁瑞怀有一份特别的感情,常去探望鲁瑞,陪她说话,安慰她。两个都死过孩子的女人,成了闺蜜。常常的,谦少奶奶隔着围墙向鲁瑞喊话,吃过饭没有?鲁瑞隔着围墙回答,吃过了(还没吃呢,你吃过了吗)。

这是一幅很田园很温馨的生活画面。

你当真相中了我婆婆的内侄女?谦少奶奶问鲁瑞。

当真,当真,我还骗你吗?鲁瑞加重语气回答。

那我这个媒做定了,而且一定给你做成。谦少奶奶几乎在发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