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办呢?在和周总理交谈时,自然少不了创作的话题。于是,曹禺老师再次向周总理求教,提出由于自己比较熟悉知识分子,能不能写写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周总理立即表示这个主题很好,很重要,很值得一写。为此,曹禺老师才勉强有了信心,并且下定了决心。
不久,中共北京市委就做了很好的安排,让曹禺老师跟随市委工作组进入到协和医学院,参加北京市高等院校正在开展的,轰轰烈烈的教师思想改造运动。可以说,当时曹禺老师是全身心的,满怀激情的,投入到体验生活和准备创作中来了。
众所周知,北京协和医学院是早年由美国“煤油大王”洛克菲勒捐资兴办起来的。长期以来,这里完全掌握在美国人的手中,是不折不扣按照美国医学院的组织机构和办学理念、教学制度来成立和运转的。医学院既有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仪器仪表,也有一大批高级医学专家来主持工作。曹禺老师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深入到教职员工里边,列席医学院领导会议、基层民主生活会,逐步与教授和专家相识,并且交上了朋友,走遍门诊部、住院部,甚至神秘的手术室……凡是认为需要调查、采访的人和事,都做了认真和详细的了解和研究,先后记满了二十多个创作素材的笔记本。
在做了这一切以后,曹禺老师却仍然犹豫不决,举棋不定,迟迟没有动笔。最后,思来想去终于在1954年的4月初开始动笔写作,一直到7月中旬收笔完成,一共写了三个半月的时间。当时,吴世良女士(北京人艺演员,英若诚的夫人——笔者注)是曹禺老师的秘书和助手,剧本由曹禺老师口述,吴世良在一旁做笔录。吴世良事后介绍说:“我们每天从上午9点开始,到夜晚11点,几乎是不间断地写作。有时,连星期天也不能休息。曹头儿(当时我们对曹禺老师的爱称——引者注)口述的时候往往很激动,可以说完全沉浸在剧中人物的情感之中了。”就是这样,曹禺老师一面奋力写作,北京人艺一面加紧排练,边写边排,而且每写完一幕戏,就要送给协和医学院领导和专家们看剧本的稿子,征求他们的意见。
这里,我还要把《明朗的天》的故事梗概介绍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