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有一股浩然正气的时候,就能充塞天地而岿然不动,面对民族大义、国家危难,像文天祥一样慷慨赴死,抱道而终,这就是读书人的最高境界。孔子也讲过这种境界,说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可以把三军的统帅拉下马,却改变不了一个读书人的志向。所以读书人往往是表面柔弱而内里刚强。如果以他目前的力量和处境,还不能与恶势力斗争,那么他可能用生命来抗争。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当时的爱国文人、学者都迁往昆明、重庆等地,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和夫人林徽因在四川宜宾一个叫李庄的地方住下。当时他们听说日本人打到贵州独山了,才五岁的小儿子梁从诫就问林徽因:“妈妈,日本人要是真打来了怎么办?”林徽因说:“门口不是还有一条江吗?”梁从诫听不懂什么叫门口有一条江。年长以后,他在写回忆母亲的文章时,深情地写道:我一个五岁的娃娃,哪里能够体会到门口有一条江的深沉含义!可是现在,当我想起这句话的时候,我就泪流满面,我才深深体会到母亲说的门口的那一条江是中国读书人的最后一条退路——沉江自尽,用生命来与敌人抗争!林徽因身上体现的正是我们中国读书人身上一以贯之的浩然正气。
孟子一生颠沛流离,但他却发扬了儒学,提出了性善论、义利之辨、王霸之争和养气之说,为儒家学说增添了新的光辉,也对我们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产生了至深至远的影响。
儒学与民族精神
孔子以述为作的治学方法,形成后世儒家治学的传统,即不断对儒家经典进行注释和阐发。在注释阐发的过程中,又不断加入符合当代需要的思想与精神。处于不同时代的儒家学者所做的工作就是把孔子所修订的六部经典做一种符合新的时代需要的阐述,这样就形成了国学中最重要的一门学问:经学。经学即中国历代研究儒家经典、解释其字面意义、阐明其蕴含义理的学问。经学的创始人即孔子。孔子修订的是六经, 秦始皇“焚书坑儒”,把六经之一的《乐经》烧掉了,因为《乐经》里面有很多乐谱,很难记忆、背诵,所以《乐经》就失传了,现在流传下来的只有五经。《易经》作为一部占卜的书,不在“焚书”之列。《春秋》作为史书,藏于宫廷,因此这两部书得以保存。其他三部经典,都是靠读书人口耳相授地传下来的。中国的读书人,特别是儒家的读书人,对于传承中国文化有一个重要的贡献,就是他们在任何时代,都能把祖先的文化保存下来,而保存文化的重要方法就是记诵。
秦始皇虽焚了不少书,但很多儒生都把儒家经典牢牢地记住,到了汉朝以后,就把自己所背的那些经典,一一口诵记录下来,所以五经得以保存。汉武帝时,出现了一个大儒,叫董仲舒,他给汉武帝上奏折说:现在天下大统,需要一种思想来统一意识形态领域,并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设立了《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博士。博士的制度起源很早,在战国时各诸侯国都设立博士官,当时博士官的职责是博通古今,以备帝王考问。秦朝建立后,秦始皇仍设七十博士官,作为帝王的顾问。汉初沿袭秦制,依然设七十博士官。自从汉武帝设五经博士,就只有通《诗》、《书》、《礼》、《易》、《春秋》五经的人才能被立为博士,其余通诸子百家之学的人都不再被立为博士。五经博士的设立,标志着经学的正式形成。《诗》、《书》、《礼》、《易》、《春秋》五书从此成为《诗经》、《书经》、《礼经》、《易经》、《春秋经》。作为诸子百家其中一家的儒家学派,在汉武帝时从百家中脱颖而出,由子学上升为经学。
经书就是有权威的书,从汉武帝以后,五经就成为天下读书人的必读书。从汉代到宋代,读书人没有不读五经的。汉武帝钦定五经以后,历代帝王又不断增加儒经,从汉武帝到宋神宗,历代帝王一共钦定了十三部儒家经典,称为儒家十三经。所以宋朝以后就有了“十三经”的说法。十三经分别是《易经》、《书经》、《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
由于十三经内容浩繁,文字艰深古奥,一般人皓首穷经,也很难把它们搞清楚,故而宋儒就从十三经里抽出了四部书,就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把它们合称为“四书”。南宋大儒朱熹又为这四部书做了注解,叫做《四书章句集注》。《大学》、《中庸》是两篇文章,《论语》、《孟子》是两部书。《大学》出自《礼记》的第四十二篇,是孔子的弟子曾子写的,有一千七百五十三个字;《中庸》出自《礼记》第三十一篇,是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写的,有三千五百六十八个字;《论语》是孔门弟子对孔子思想言行的记录,共一万五千九百一十七个字;《孟子》是孟子及弟子记录的孟子的思想言行,共三万五千三百七十三个字。宋朝以后的读书人几乎没有不读四书的。朱熹编订的“四书”和汉武帝确定的“五经”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四书五经”。
十三经有六十四万七千五百字,四书有五万六千六百一十一字,算是十三经的零头。《大学》展现了儒家学问规模的宏大,《中庸》展现了儒家学问义理的深邃,《论语》展现了儒家的人生哲学,《孟子》展现了儒家的政治哲学。四书篇幅小,很快就能读完,而且读了以后收获很大,将四书读完,儒家的精神也就基本领会了。故而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经学既是官方所认定的学问,也是自天子以至庶人都要共同遵守的一套价值准则。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经学建立起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这些观念对中华民族影响至深至远。
我们民族的宇宙观是什么呢?四个字: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从哪里来的呢?从《易经》中来的。《易经》的全部精神就是推天道以明人道。《易经》上经三十卦,讲天道;下经三十四卦,讲人道。《易经》的上经开篇于乾坤两卦,结尾于坎离两卦。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易经》的上经就是讲天地水火之道,即天道。《易经》的下经开篇于咸恒两卦,结尾于既济未济两卦。咸者感也,指男女的交感,就是指谈恋爱。恒卦讲夫妻之道,“恒”字的象形文字是上边一横,下边一横,左边一个心字,右边一个舟字,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天地之间风雨同舟、同心同德,这就是恒,就是夫妻之道。宇宙之道从天地开始,人间之道从男女开始。既济就是人间一切的矛盾得到解决;既济以后叫未济,就是新的矛盾又开始了。
如果《易经》以既济这一卦为尾卦,那么就意味着一切矛盾都解决,世界也就静止了。《易经》的最后一卦是未济,意味着旧的矛盾解决,新的矛盾又开始产生,这就是风雷激荡,宇宙常新。这才真正显现出我们中国文化的深邃智慧。世界是生生不息、亘古变化的,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矛盾产生斗争,斗争产生运动,运动推动着社会前进,这也就是宇宙的精神。所以《易经》的核心精神就是推天道以明人道,让人们在宇宙的规律法则中学到社会人生的道理。《易经》在对天道的揭示阐发中推导出人道的法则,比如天体运行的品格是刚健勇猛,人效法天的品格就应自强不息。大地的品格是平顺宽广,人效法大地的品格就应该厚德载物。这就是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宇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