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片段赏析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这是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三个片段。
第一个片段,很短,不到40秒。
一个被判入狱的囚犯要申请假释,警官要衡量能不能让他获得自由,他出去以后对社会还有没有危害。
警官问:你判无期已经20年,你改过自新了吗?
囚犯答:真的,我已洗心革面,上帝为证,我不会危害社会。
于是警官盖了一个章——不准假释,把他假释的申请驳回了。此时,他已经入狱20年了,只得到了30秒的时间来陈述自己是否改过自新,申请假释,结果却被驳回了。
第二个片段,如果你看过这部影片,故事的发展你一定知道。
过了10年他又得到一次申请假释的机会。
警官问:你被判无期已经30年,你改过自新了吗?
囚犯答:是的,确实如此,我真的已经变好,上帝为证,我不会危害社会,我完全悔过自新。
结果申请还是被驳回,不准假释。你不妨替他想一下,他入狱已经30年了,10年才有一次假释机会。他说得多诚恳,完全悔过自新了。悔过自新——这是什么?是事实,还是个人看法?如果你没有能力打动对方,让对方觉得你悔过自新了,这就是个人看法。为什么要打动对方?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的未来可能就取决于眼前这个人的决定,你要打动他,因为他有权力决定你的职业,决定你的未来,但想要打动他光靠几句话是不行的。
第三个片段,又过了10年,他又得到了一次申请假释的机会,这一次他是怎么说的呢?
警官问:你判无期已经40年,你改过自新了吗?
囚犯答:改过自新?我想想看。我不懂什么意思?
警官说:就是重返社会。
囚犯答:这我懂,年轻人,它对我来说是虚词,政客发明的词,使你们穿西服打领带的人有活干,你到底想了解什么?我后悔犯罪吗?
警官再问:你后悔吗?
囚犯答:我没有一天不后悔,但并非受处罚才后悔。我回首前尘往事时,想到那个犯下重罪的小笨蛋,我想跟他沟通,我试图讲道理,让他明了。但我办不到,那个少年早就不见了,只剩下我这副垂老之躯,我得接受事实。改过自新?狗屁不通的词。你盖章吧,别浪费我的时间。告诉你一句实话:我他妈的不在乎!
结果申请被批准了,他可以出去了!
为什么这段话打动了有权力决定他命运的人,同意了他的申请呢?因为这段话产生了作用。
首先,与前两次对话相比,第三次对话时,囚犯讲述的时间明显长了。当别人让你说话的时候,除非他阻拦你,不然就要尽量去说,因为那是你的时间。其次,他说话也有次序了,并且次序很清晰,他先说的是:你是不是觉得我后悔呢;然后说的是:我每天都在回想往事;最后再说到眼前:我只剩下垂老之躯。第三,他有事实,他不像前两次说“我悔过自新了”,这次他说的是什么——我确实在想跟当年的少年沟通,指他自己当年犯罪的事实,我想跟他讲道理,但是很遗憾,这是不可能的了,今天只剩下我这副垂老之躯——这是事实,这个事实让别人听到后感同身受:是啊,他已经是这个样子了,他用了40年的时间在回想往事,他想对所有有犯罪倾向的少年说:别像我这样。听到这个事实的人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他已经垂老了,他出去以后不会再危害社会了,应该让这样的人出去。
如果有可能,大家可以把这部片子找来重新看一遍,因为只看这一段,或者只看一遍,并不能体会到其中真正的奥妙。多看几遍这部电影,你就能理解讲述是什么。讲述的根本是靠事实打动人,要有足够的讲述时间,要有次序,要靠事实。讲述里最难练习的是事实。比如,我们去面试的时候,自我介绍是必须的,在描述自己时,有人会说:我是一个细心的人,我是一个勤恳的人,我是一个有钻研精神的人……但是,你怎样让面试官认可你就是这样的人呢?你如何用事实来证明呢?
有一个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去应聘一家上市公司的总裁秘书。他介绍自己说,“我是一个细心的人”。他接着说:“我在上大学时一直订《英语世界》杂志,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看到《英语世界》的一篇文章里有一个标点符号用错了。它用的不是英文的标点符号,而是中文的标点符号。我就把错误在第几页第几行写下来,给杂志社寄去了。后来,杂志社的总编辑给我回了一封信,说赠送我一年的杂志。他还说像我这样细心的人,已经很少见了。”
计算一下,这个毕业生讲这段话仅仅用了不到30秒的时间。但就是这不到30秒的时间,让他得到了这个工作。所以如果你想说你是一个勤恳的人,或者你是一个有钻研精神的人,就要给出一个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