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美国出差时,尤其是去中西部俄亥俄州,跟当地人打交道的时候,他们怀疑我不是中国人,觉得我更像日本人。我告诉他们,我的确是中国人,并且很好奇他们为什么觉得我是日本人?在他们眼里,日本人和中国人有什么区别?他们说我的头发不是长的,中国人都留辫子,日本人才是短头发呢。我更好奇地问他们怎么会有这样的印象。他们给我找出报纸,我恍然大悟:美国人,尤其是美国中部地区的人,在了解中国的时候,当地媒体向他们传递的信息就是如此,虽然这也是事实,但这是中国清朝的现实。所以他们会产生这样的印象。美国媒体对美国大众传播关于中国的信息的时候,就对事实进行了筛选。
叙述要求有意识影响他人
叙述是一种技巧,你要有意识地影响别人,而不是简单下一个主观结论。你觉得这个人不好,想让对方也觉得这个人不好,那就要找出他不好的事实。“这台笔记本非常好用”,这是看法,你要找出所有支撑这个看法的事实,这就是对叙述的要求。所以叙述等于讲述加一个观点,讲述的重点是事实,而叙述要求你对事实进行筛选。
综上所述,叙述是一种有规划的表述,也是日后与人深入交谈的基础。因为你跟别人交谈都是有一定目的的,或者想影响他,或者想给他留下积极的印象,或者想跟他建立长久的关系。想要达成这些目的,你就需要让他按照你希望的方向产生认识。让他觉得你是有观点、有看法的。
那么,看法和观点的区别是什么?看法是暂时的,比如“我觉得这座楼好看”,“我喜欢这种颜色”,这些看法都是可以转变的。而观点是长期形成的看法,难以转变。叙述要求你把看法变成观点传递给别人,通过你对事实的筛选,按一定次序组织语言,有目的地影响别人,最终让他接受你的观点,进而影响他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