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朱可夫元帅 导言(5)

朱可夫元帅 作者:(英)阿克塞尔


朱可夫的名字与战场上的重大胜利几乎如影相随,他对于其中的五六场胜利在回忆录中进行了介绍。人们一贯认为朱可夫在战场上战无不胜、所向无敌,由于他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纳粹野兽在战争初期的迅猛攻势才被及时阻止并被击退,不得不蜷缩下来舔舐伤口。然而,至少有一位高产的美国作家对于这种传统看法提出了质疑。这位名叫戴维·格兰茨的美国人在他的作品《朱可夫最惨重的一次失败》 1999)中认为,朱可夫1942年秋季在莫斯科前沿输掉了一场“重大战役”,即所谓的“火星行动”。对此,一些军事和历史学家认为格兰茨在书中所使用的统计数字被严重夸大了,与史实不符。其中,有两位俄罗斯历史学家(奥列格·勒热舍夫斯基教授和米哈伊尔·米雅戈科夫博士)对于该书的批评最为尖锐。朱可夫本人曾经详细介绍了促使自己当时暂时从斯大林格勒前线前往莫斯科前线的战争形势。当时,苏德双方均清楚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成败将决定整个战争的进程。为了确保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苏联最高统帅部决定在莫斯科以西地区实施“火星行动”,对德军实施牵制,防止其从中央集团军群抽调部队增援斯大林格勒前线,确保苏军的大规模反攻计划能够顺利实施。在“火星行动”期间,朱可夫不但全力以赴地协调在此作战的两个方面军的作战行动,同时还积极介入斯大林格勒的作战行动,协助制定了有关的反击方案。 眼8 演

许多东西方专家试图对朱可夫的军事才能进行评价。其中,英国历史学家约翰·基根认为朱可夫身上集中了一名伟大将帅所应有的优秀品质,这些品质包括:渊博的战略知识、出色的战术素养、高度的勇气、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巨大的政治影响力等。但是,像其他作家一样,这个英国人也谈到了朱可夫对于人员伤亡的“熟视无睹”。

另外一位专家―――印度军事历史学家A.L.塞西上校评价说,朱可夫在1939―1945年间的所有军事活动,诸如在蒙古反击日军、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库尔斯克坦克会战和柏林攻坚战等,都打上了“军事天才的烙印”。塞西认为,朱可夫不仅在他自己的战场上“战功卓著”,还在20世纪的大规模兵团作战艺术领域内“首屈一指”,其成就超过了任何一位将帅。塞西指出,在苏联以外,有许多将帅的知名度比朱可夫高得多,例如蒙哥马利、隆美尔、古德里安、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巴顿、戴高乐等人。与此同时,他还把朱可夫从一个穷鞋匠的儿子成长为苏联最高军事指挥官的人生经历称为“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生奋斗历程”。 眼9 演

在仔细审视那些彪炳史册的历史人物时,美国传记作家菲尔·格拉布斯基在其名著《伟大统帅》 1993)一书中指出,曾经横扫了欧亚两个大陆的亚历山大大帝统率的军队不到10万人,而击败纳粹德国的朱可夫元帅却指挥着数百万的军队。他认为,一个“光照千秋的将星”必须有轮廓清晰的战略、扎实稳固的补给、坚忍不拔的决心和光彩四射的人格魅力,朱可夫完全具备了这四种素质。

就在苏联红军遭受早期惨败后不久,朱可夫的名字便开始传遍德军战场的各个角落。据苏军军官回忆,他们曾经讯问德军战俘最害怕的是什么?对方通常回答:“苏联人的坚忍不拔……朱可夫元帅。”有时,他们也会提到被专家评价为战争中最优良的装甲武器―――苏军的T-34型坦克。从德国人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在苏军取得重大胜利的背后,有着骑兵出身的格奥尔基·朱可夫的身影。

1945年,艾森豪威尔将军在一次演讲中谈到了反希特勒战争的本质特征的问题,他总结道:“这是一场必须不惜一切代价赢得胜利的圣战!”的确,在你死我活的东线战场上,希特勒和他的将军们妄图对包括俄罗斯民族在内的斯拉夫民族进行种族灭绝,而朱可夫和他的战友们则下定决心战斗到底,此外别无选择。但是,对于纳粹法西斯在苏联境内所犯下的令人发指的暴行,譬如将成千上万座村庄夷为平地,修建不计其数的集中营和火葬场来屠杀苏联军民等,朱可夫和他的指挥官们并没有以牙还牙,进行彻底的报复,这一点毋庸置疑。在谈到该如何对待纳粹犯下的累累罪行时,朱可夫这样写道:“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让德国劳动人民来偿还纳粹暴徒在我国国土上所犯下的惨绝人寰的罪行。在如何对待普通的德国人民的问题上,苏联人民采取了一种毫不含糊的立场:他们在改正自己的错误和彻底根除纳粹主义等方面需要(我们的)帮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