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 查
在美国,有几个争议是围绕着是否应该对互联网上的信息实行审查而展开的。这些引发了针对《第一修正案》及其管辖权的各种有趣的问题。例如《1996年通信规范法》(The Communications Decency Act of 1996)规定向18岁以下的人士进行“低俗通信”非法。但是该法中与低俗有关的规定因为违宪而在次年被最高法院推翻。尽管听起来像一个很高雅的保护措施,但这项法律的范围却太宽广了。因为它涉及整个互联网,同时私人的电子邮件交流也会遭到严密的检查。检查电子邮件和检查传统信件一样会遭到大多数美国人的反对。还有人将互联网与平面媒体进行类比:色情网站就声称他们的网站和只送到订阅者手中的报纸杂志没有不同。这种与平面媒体的类比,尤其令《第一修正案》的绝对支持者担忧,因为平面媒体有《第一修正案》的保护而免受政府的审查。
互联网正在对《第一修正案》形成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色情只不过是冰山一角。在网上也能听到仇恨团体和种族组织的叫嚣,伴随他们的是炸弹制作指南和如何获得偷来的信用卡的建议。网上还有为赌博非法的地区提供赌博服务的网站,提供堕胎医生地址以及如何杀死这些医生的指南的网站,提供学期论文供学生剽窃的网站,和销售非法拷贝资料如图书、唱片和电影的网站。甚至像MySpace这样的合法站点在被用于非法目的的时候也会产生争议(见争议聚焦专栏“网上猎手”)。
隐 私
个人隐私现在成为一个问题,原因是各类信息从信用卡购物方式到朋友间通过邮件传递的秘密,都在网上出现了。当隐私信息成为数字信息之后,它们能够轻易地进行买卖,这也是今天邮件列表的运作方式。大部分人认为个人在使用计算机和其他形式的电子通信时有权保守机密,正如他们使用电话和传统邮件通信一样。
我们在之前曾提到过,跟踪用户活动的间谍软件通常会被附加在免费的软件程序中。有些网站还追踪访问者的网络使用情况。当访问者首次进入一个网站时,网站会把一个识别号码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用户的硬盘上,这种文件也称cookie。接下来cookie能够让公司追踪用户是否移动到了其他网站。这些站点声称跟踪能让广告客户专注于正确的对象,并针对个人提高广告的吸引力。他们说这种方式确保人们能够只看到自己感兴趣或者与自己的需求有关的广告。如果用户浏览许多另类音乐网站,他们将只会看到与这类音乐有关的广告;如果他们的浏览习惯显示他们对汽车感兴趣,那么他们就只会看到汽车和相关产品的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