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节:以改革的名义思考(2)

大国医改 作者:朱幼棣


此后,成功与失败的争论,延续了两年多。这成了新一轮医改的起始。

始料未及的是,一个医改不成功,如同井喷,搅得全社会风风雨雨。而且,很有可能引发了社会对医疗服务中普遍存在的不公平的愤懑情绪。很难说这关联式结论式的评价正确与否,但我们必须直面,无法回避。

其实,这项研究不过是国家研究机构与世界卫生组织驻北京办事处联合完成的“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作课题。

课题开始于2003年初,经过了一年半左右时间。研究的重点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卫生体制建立、发展、改革等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及存在问题,进行一次总结性的评价与反思。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中国卫生体制改革,提出框架性的设想和建议。(葛延风《反思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新华文摘》2005年16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驻北京办事处课题组的报告“总结性评价”有两部分: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取得过显著成就,有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某些方面也取得了进展,但暴露的问题更为严重。从总体上讲,改革是不成功的。

结论言重了些。且发展研究中心冠以国务院之名,而卫生部是国务院主管卫生的部门,但老百姓不知,同时许多人也有“看病难看病贵”的直感,便以为“国务院”认为中国医改不成功。

据说,“医改基本不成功”的论断,使时任国务院发展中心主任的王梦魁也感到很大的压力。这位在中南海工作过十多年的高级官员,并不想趟这个混水。他召开大会,严饬下属不得擅自发布重大学术上的研究结论,强调“组织性和纪律性”,必须和党中央、国务院保持一致。发布这个报告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负责人葛延风,一时反倒成了媒体热闹追访的名人。

大概最受震动、最难堪的是卫生部门了。有人就感到很不爽,甚至恼火,“医改不成功”像一个大泥淖,如果不小心陷入,弄一身泥水,便百口莫辩。

中国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从不言败,这已经成了习惯的思维和表达定式。“从胜利走向胜利”、“夺取更大的胜利”,也不单是“文化大革命”的语言。而这次,怎么能说不成功或失败呢?

有些结论,探究的脉络虽然清晰,但似乎缺少普适性的评价标准。追问没有停止。苦夏变得十分难挨。挥汗如雨的不仅是周围温度的升高。

几天后,卫生部门“抗住”了媒体与社会舆论最初一轮的“打击”,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比如说医院增加了多少,床位增加了多少,人均预期寿命增加了多少等,列举的数字相当密集。新闻见报了,但无人喝彩。像人均预期寿命等等,虽然与医疗卫生的发展呈正相关,但与医疗卫生的关联度是多少?10%还是20%?现在还没有一个科学的计算和诠释。

医疗卫生的改革与发展不能画等号。作为一个社会服务领域,还有公平和正义的问题。如人均预期寿命的增加,更多的是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数亿贫困人口的脱贫、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关,当然,也包括医疗卫生条件。比如上个世纪60年代初的“三年困难时期”,大饥荒的阴影徘徊,许多人非正常死亡,人均“预期寿命”的现实减少,大抵也并非中国医疗卫生体系崩溃之故。

是不是可以这样来理解:既然医疗卫生的“硬指标”一律飙升,那“不成功”一定是“软实力”,是体制机制上的原因。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一个月后,卫生部草拟了新一轮医疗改革方案上报国务院。但不久被退回,要求修改后再报送。这就是中国2009年中央发布的新医改意见的起始。

“医改不成功”引发的话题,在2006年继续向边际扩散,仍然成为整个年度的热点。

确实,中国医疗卫生存在的问题很多,原因也非常复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