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美国人能听懂中国话,但不太会说。他认为有道理,可能中国的制造业是转移不出去的。
喝完茶后,走在王府井大街上。寒风吹来,我又想到刚才对美国人说的“医改成功”的评价,唉难解的医改,谁能尽知时光——实在也感到言不由衷。
在“文革”中,林彪称毛主席“四个伟大”:伟大领袖、伟大导师、伟大的统帅、伟大舵手。毛主席称自己只喜欢导师的头衔。他健在时大抵还不普及计算器,老人家常扳着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说事儿,那其实是乡村老师对小学生的课堂教育法,而他却作为成绩与缺点关系的“辩证法”。在医疗卫生上,用“指头理论”说说可以,而对老百姓可不能那么忽悠。
指头变化有时就像魔术师的手,明明数对了,看得真切,实际又不是那么回事。看病、治病艰难所造成的困难与不幸,落在一个家庭、一个人的头上,就是连心的十指!而且毛主席他老人家在战争年代也不是这样计算的,“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患者、群众这“一指”真的断了,便是无可救药的失败。
况且,现在医疗卫生问题也没有“十个指头与一个指头”那样轻巧,而至少有三四个指头都出了问题,或残或缺或肿,而且也没有进行有效的疗救。
8 中国医改有没有起步?
有些问题本来似乎无需争论,但一开始就陷入了争论的泥淖。
二十多年来医改成功还是失败,虽然随着医改方案的出台,这一页已经翻过,但“余音”仍在继续。有一种比较公允和婉约的观点是“滞后”,“滞后”不能叫失败。
2008年秋天,《2008中国医疗卫生发展报告》出版时,在北京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原卫生副部长孙隆椿发表看法,他认为,“中国的医改还没有真正起步,有的人却说什么‘医改不成功’,这种说法显然值得商榷。”(郑春峰《中国医改是滞后而不是失败》,《南方日报》2008年10月10日)
他接着说,“中国的医改实际上是‘滞后’的,还有很多的利益格局要去打破,还有很多崎岖的路要走。”
“滞后”与什么相比呢?与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的需求比吗?
显然不对,现实与人民群众的祈盼,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的需求,期望与现实之间永远是有差距的,也可以说永远是滞后的,而且也没有可比性:“滞后”只是改革的缘起,加快改革步伐的动力。
因此,医改也只能与农村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与工业、流通、金融等其他行业其他领域的改革相比。
“没有真正起步”——没有起步与滞后显然是两个概念。
这些年来,中国大地上,各项改革就像“全运会”,从农村到城市,一项接一项,一个行业接一个行业,此起彼伏,高潮不断。医疗卫生究竟参赛了没有?
只有如刘翔一样,在北京奥运会鸟巢的跑道上,发令枪响后冲了出去,跑了几步,就一摇一摆地踅出赛场,并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退出比赛的理由,这才可称“没有真正起步”。医疗卫生行业可不是那么回事。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三十年来,我国卫生行业先后高调启动过两轮医改。
第一轮是上个世纪80年代进行的。1979年是中国农村改革元年。元旦刚过,时任卫生部部长的钱信忠提出,“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同年,卫生部开始试点对医院“定额补助,经济核算”。可以说,与中国的农村改革相比,卫生改革在起跑线上一点也不落后。
1984年,卫生部提出“精简放权、多方集资”。这主要是针对医疗机构的管理,体现了邓小平“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当时必须通过有效途径,加快发展,集中解决医院设备落后、药品匮乏、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而且取得了不俗的成效。
1985年,中国首轮医改启动。实际上,这次医改主要是在公立医院体制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改革管理机制,引进了一些“市场因素”,放开搞活。如分配上打破“大锅饭”,实行绩效挂钩、考核等,一时确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