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节:以改革的名义思考(7)

大国医改 作者:朱幼棣


医改的风声雨声,曾一阵紧似一阵,声声不断,涛飞山走。有人意气风发,有人期待,有人惴惴,似乎总是春天的景象。但在一段时间后,不知为什么,又似乎渐趋稍歇。有伤心病痛,有笙歌依旧。

“风不止而树欲静”,乱总是不好的——风过去了,树还是那株树,摇落的只是几片叶子。

李岚清任副总理头几年,抓教育改革动作更大一些。他对医疗卫生体制的现状进行了细致的调研,后来才逐渐明确方向措施步骤,并在江苏江西等省的若干城市了试点。有人认为,决心下得晚了一些,这可能是2000年提出的医改未能持续下去的原因。

2003年早春,非典突然在中国流行蔓延,暴露了公共卫生系统的薄弱,卫生部门应对失误连连。事凡重大,全国进入抗击非典的总动员。在中央领导下,全国人民齐奋斗,用四个月时间战胜了这场天灾,并促使中央下决心拿出大笔资金重建各地的公共卫生网络,现在各省区市都有相当气魄的疾控中心大楼,便是其标志性工程。次年春天,淫雨不开,又有禽流感爆发,此起彼伏,需要及时应对。改革很难一帆风顺,有人认为,实际上这些紧迫大事的接踵推拥,或多或少阻隔推延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程,这有一定的道理。

平心而论,卫生事业的发展一直没有停止。

近年来,政府加强对公共卫生体系的投入,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的疾病防控体系;应对禽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加强农村三级卫生网建设,安排国债资金支持中西部乡镇卫生院。2007年开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在取得成功经验的情况下,在全国展开:这可以看作医疗卫生体系中的增量部分。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水平低、保障程度不高等问题仍有待解决。城镇职工也存在覆盖面小、统筹层次低、与其他保险制度之间缺乏统筹衔接等问题。

有人将上一轮医疗卫生改革的启动定在1997年,这有一定的道理。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性质是一个需要明确的重要问题。后望是为了前瞻,有些文件需要一再重读。

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开头是这样论述医疗卫生形势的:

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民族健康素质的不断提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全党、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卫生事业,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卫生队伍已具规模,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卫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医药生产供给能力显著改善,中医药事业得到继承发扬。卫生改革取得成效并逐步深化,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部分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已得到控制或基本消灭。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平均期望寿命由建国前的35岁提高到70岁,婴儿死亡率由200‰下降为31.4‰。四十多年来,卫生工作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广大卫生人员为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同时应该看到,当前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地区间卫生发展不平衡,农村卫生、预防保健工作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卫生投入不足,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存在医药费用过快上涨的现象,卫生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卫生工作尚未得到全社会的充分重视。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卫生工作的领导需要进一步加强,卫生改革亟待深化。

中央这个决定高屋建瓴,明确提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同步推进”,同时,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

在耳闻目睹这轮医改的全部过程之后,令人扼腕叹息的是,此后,除了建立城镇职工医保等,在政策的落实和实施上有了一些疑问。特别是,没有真正推动对我国医疗卫生行政管理体制、对公立医院医疗机构的改革。于是,在医疗卫生领域,我们可能与真正的大变动大改革失之交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