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社会学的发展(3)

社会学与生活(第11版) 作者:(美)理查德·谢弗


和涂尔干、韦伯一样,卡尔?马克思(Karl Marx,1818—1883)对于抽象的哲学议题和实际的日常生活也很感兴趣;不同的是,马克思对现存社会机制极具批判性,因此,传统的学术生涯对他来说是不可能的。尽管生在德国,但他一生中多数时间流亡海外。

马克思的一生可说是处在痛苦的挣扎中。当他所出版的报纸被禁之后,他离开德国逃亡到法国。在巴黎,他认识了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895),并且和他成为终身朋友。在他们所处的时代,欧洲和北美的经济形态已经逐渐由农业经济转型为工业经济。

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伦敦参加了一个由非法工会组织——共产主义联盟(Communist League)所举办的秘密会议。之后,他?一直都在草拟《共产党宣言》的大纲。他们认为,广大人民群众(他们称之为无产阶级)除了劳动力之外,没有任何资源,所以必须团结起来,反抗并推翻资本主义社会。

在马克思的分析中,社会根本上分化为利害互相冲突的阶级。当他检验当时的工业化社会,比如德国、英国及美国,他发现工业俨然成为剥削者(生产手段的拥有者)与被剥削者(劳动力)冲突的中心。马克思利用有系统的方法观察这一关系,他相信,整个经济、社会与政治关系的制度,是为了保障资本家对工人的绝对支配。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主张,工人阶级必须推翻现存的阶级制度?马克思对当代思潮有极大的影响力,他的著作鼓舞了后来在俄罗斯、中国、古巴及越南发动共产革命的领袖们。

即使不谈被他的著作所激励而产生的政治革命,马克思对当代思潮的影响力也是极为惊人的。马克思所强调的可以影响一个人社会位置的群体认同与结合,正是当代社会学中最重要的主题。所以本书中,我们所讨论的,正是作为某一特定群体的一员如何被他的社会位置影响,比如,以性别、年龄、种族或社会阶级来划分,这些类别如何影响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现在我们用来了解社会的方法,有很多都是从马克思的著作而来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