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人口大国,中央政府已经考虑这个问题多年了,可是要建立一个全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钱从哪里来?政府手里没有这笔钱。于是政府就想了,我们不是有很多国有资产吗?从建国到现在,我们积累的国有资产存量已经不少了,有统计数据表明,国有资产大约在10万亿元人民币左右。于是政府就考虑先建一个2万亿元的社会保障账户。有了这个2万亿元的账户,只要是下岗的工人或者失业的人,就可以到这个账户上领失业救济金,直到他们找到工作为止。这样,国有企业就不再承担下岗职工的负担,它们可以轻装上阵,和所有其他所有制企业一样,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去竞争。
如果我国政府不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对下岗和失业的人员不能给予生活上的基本保证,那中国的改革就无法向前,它必将拖住改革的后腿;国有企业不能摆脱下岗员工的包袱,就无法进行彻底的改革;如果国有企业改革不能向前,我国所有的改革都将面临困境。这样拖下去,我们支付的改革成本就会越来越大。
大家知道,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并不是中国自己的特色,它具有普遍性。西方发达国家都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政府的职责。政府有责任实现社会公平,让穷人有饭吃,让下岗待业在家的人、暂时找不到工作的人能够生存。这样社会才能安定,经济才能更好地发展,国家才能兴旺,人民才能安康。因此,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政府必须要做的事情。像俄罗斯这样的国家,虽然近年来经济发展不好,社会问题也很多,但是老年人没有后顾之忧,因为政府早就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西方国家的老年人为什么可以放心养老?因为他们不必担心老了没有生活来源,国家为他们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让他们老有所养。
但是,在中国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这一步其实非常困难。政府没有现成一笔钱,只能从国有资产中挤一部分出来。而我国现在的国有资产还只是一个存量,要把它变成现金,变成流量,需要一个变现的过程,之后它才能进入这个账户。
怎么把国有资产存量变成流量?政府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通过证券市场减持国有上市公司的股票,也就是说通过国有股的减持来完成。比如,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原来不能流通的那些股票,现在可以减持一些,让社会公众持有。通过国有股的减持,政府可以筹集到一部分资金来建立这个社会保障账户。这个方案从2001年开始试行。但是,由于国有股的减持是以股票的市场价格来减持的,人们认为这样减持的价格太高了,所以这个方案没有被市场接受,于是在2002年6月,这项国有股减持措施在二级市场上停止了。尽管如此,这是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思路。它说明,我国政府在努力尝试通过各种方式,想办法筹措资金,建立自己的社会保障体系账户。我们必须要建这个账户,如果不建好这个账户,我国的改革将无法向前。
其实,不仅是从国有企业下岗的员工需要到一个地方去领钱,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那些从政府机构改革中分流出来的人,他们也需要到一个地方去领钱;还有,如果有的人找不着工作,甚至大学毕业生一时找不着工作,他们是否也该有饭吃,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否则这个社会怎能安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