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穴位大健康2(13)

小穴位大健康2 作者:李智


防治糖尿病两大招数:饮食+运动

大家都知道,要想预防糖尿病,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嘴巴,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来修补或者说制造钥匙,以满足供给。说到这里,有一点需要大家注意,有的人认为,反正已经得了糖尿病,去医院看病了,也服降糖药,也打胰岛素了,就不需要再关注吃了。

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无论是服降糖药、打胰岛素,还是在采取任何治疗措施,控制饮食都是糖尿病人的第一要务。也就是说,吃这个罪魁祸首,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注意。不是说吃多了,多打一点胰岛素就好了,这是不对的。原理很简单,作为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也是有它的副作用的,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容易造成低血糖。胰岛素是降糖的,血糖高了固然不好,但降得太低了,也会出现头晕、脸色苍白、心悸等低血糖症状。低血糖也是一种很难治愈的疾病,所以中医治疗强调平衡,不能上下波动过大。

除此之外,水肿、肥胖、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过敏反应等都是注射胰岛素可能出现的问题。总之,治疗任何一种疾病,都不要过于依赖药物的作用,要谨记是药三分毒的道理。

当然,现在也有很多人很注意。临床上经常会有老年朋友告诉我说:“大夫,其实我特别注意,我晚上就喝点儿面条汤、吃点面条和好消化的食物,可我的血糖还是这么高。”其实,这里存在一个误区,越好消化的东西,在胃肠停留的时间越短,很快变成血糖进入到血液当中,对老年朋友和糖尿病患者来说,反而是非常大的危害。

所以,不要认为汤汤水水好消化,对降低血糖是有助的。我们提倡的是粗粮,能够让肠胃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让血糖升高得缓慢一点。大家想一下,磨碎了之后,再经过小肠,小肠蠕动一会儿,再吸收到身体中,这中间的时间无形之中就被拉长了,血糖分子就可以一点儿一点儿地进入到血液中,身体就有足够的时间来配钥匙,来缓解压力。所以,汤汤水水虽然好吃好喝,但并不利于血糖的控制,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

那么,除了吃之外,还要强调动。怎么动呢?这里特别强调的一点,餐后半小时这个时间段对于糖尿病人降低血糖,效果非常好。吃完饭后马上运动,对胃肠不好。餐后40分钟到1个小时,血糖已经往下降了。在餐后30分钟的时候,血糖达到一个最高值,这时候运动,降糖的效果是最好的。

很多人说:“哦,这个我知道,每天吃完饭,我都会出去走走,散散步,慢慢溜达。”如果只是为了增加胃肠的消化功能,这样是可以的。但是,从降糖的角度来讲,是不提倡这样的。

我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运动,叫直臂大步摆手走。我们很多人都存在一个误区,认为走路只是两条腿的活动,跟上肢没有关系。实际上,有氧运动存在于任何一个小的关节和肢体。我们的上肢,包括手指的肌肉、手指与手指之间的掌间肌,在完全笔直和收紧的状态下,都可以随着运动而动起来。甩开大臂,像军训那样甩臂,迈开大步走,这不仅锻炼了上臂,也增加了肌肉和能量的消耗,对于降糖和锻炼身体各个器官,包括内脏、关节等,都非常有好处。所以说,糖尿病人每天有必要饭后半小时去走几圈,没有糖尿病的朋友也可以走几圈,对于防治其他的疾病也是非常好的。(插入漫画图31)

找准控制血糖的开关:降糖穴和三阴交

很多人经常问我,有没有什么穴位能够降血糖的?有的。我这里给大家介绍两个穴位,好找好记,只要大家记住它们,并用之于实践,对于控制血糖效果绝对呱呱叫。

降糖穴

第一个穴就叫降糖穴。穴在哪儿呢?在后背,它在第八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位置。

“椎”是指脊椎,也就是说这个穴在后背上。那么第八胸椎怎么定呢?我们把两手举起,往后背摸,可以摸到后背上两个尖尖的角,这个在医学上叫肩胛下角。肩胛骨是一个倒立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顶点,就是我们摸到的尖和脊柱的正中间有一个交点,这个交点就是第七胸椎,第七胸椎再往下数一个就是第八胸椎。

在找这个穴的时候,有一个投机取巧的办法,我们先找到肩胛骨,肩胛骨的下角叫肩胛下角,在它内侧有一个缘,这个内缘和我们脊柱的距离是3寸,它的一半的位置就是1.5寸,这儿有一个穴位,就叫降糖穴。

经常按揉这个穴位,对于血糖的稳定和控制非常有效,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非常有益的。我建议有糖尿病的朋友,每天在吃完饭后半小时,在这个穴位上按摩50~100次,对于血糖控制都非常有好处。

有人可能很疑惑,古人有降糖穴这个名词吗?肯定是没有,不仅没有降糖穴,中医也没有糖尿病这一说法。糖尿病,中医称之为消渴,消渴的症状就是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却减少,和我们现在说的糖尿病的症状一模一样。而且,中医还将消渴分为上消、中消和下消,上消属肺,中消属胃,下消属肾,引起的原因不一样,针对的治疗方法也不一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