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庄子的“愤青”资格(1)

庄子这个人 作者:邓联合


绝不饶恕 永远的「愤青」

题解

据说,鲁迅先生去世前曾经讲过,对于自己生平的众多怨敌,他决定采取的最终态度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虽然鲁迅似乎不太喜欢庄子,但他的这句话套用在庄子身上却非常恰当。因为,对于作为虚假偶像的古今圣贤明君,以及黑暗的现实政治,庄子无不采取锐言相向、毫不妥协的猛烈抨击态度。并且,面对愈加动荡污浊的战国社会,以庄子的孤高性格和高远理想,很可能越到晚年,他的愤怒和批判精神便会越强烈,而不可能日渐衰退。明清之际的傅山有句诗云,“老来狂更狂”。庄子正是这样一个至死仍然狂放不羁的“老愤青”。

一直以来,只要提到庄子,很多人心中也许马上就会想起一个眼神虚无缥缈的干巴老头形象。在道教中,成了仙的庄子则是餐风饮露,不问人间烦恼、不食人间烟火的“南华真人”,这个既不年轻,又达观高逸到啥事都想得开、放得下的老人家、老神仙,他怎么会跟“愤青”扯上关系呢?

1 庄子的“愤青”资格

讲正题之前,让我们先费点口舌,谈谈“愤青”这个称呼是什么意思,又是怎么产生的。

“愤青”=“愤”+“青”,字面意思是愤怒的青年,他们最大的思想特点是不满现实,鄙视权威,其性情表现是好生气上火,脾气大。

根据网络上的说法,早在上世纪70年代的香港已经出现“愤怒青年”这个称呼,当时特指一般对社会现状不满、希望迅速改变现实的青年人,后来被简称为“愤青”。再到后来,“愤青”逐渐成为网络流行语言中的专有词汇,四个字的原称反而不常用了。还是根据网络说法,中国大陆的“愤青”诞生于文化大革命后期,属于历史遗留的产物。在文革的“上山下乡运动”中,大量知识青年被下放到农村体验生活。到了1980年代,这些已经不再“青”的知识青年或者返回城市,或者永远留在了农村,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认为整个社会伤害了自己,感到自己被社会抛弃了。因此,他们对社会就产生了非常不满的“厌世”、“愤世”情绪,于是他们就成了“愤青”。这个说法我觉得有些不太准确。像中国的“摇滚之父”崔健等人,他们并没有经历过“上山下乡运动”,不也照样是1980年代“愤青”的拔尖人物吗?

莫名其妙的是,最近几年,一帮理智欠缺、语言肤浅、心胸狭隘、行为偏激,心智和年纪都比较低龄化的所谓民族主义者,竟然成了主要的“愤青”群体。由于这群“毛毛虫”脑袋容易发热,动不动就在网上“放炮”,或跑到“洋鬼子”开的商店门口闹腾,“愤青”似乎沦落成了一个贬义词。以至于有人竟然把它改写为“粪青”,这种情况跟“小资”从贬义词向褒义词的转变正好相反。

我还是从比较正面的角度理解“愤青”。从它产生的历史背景看,这个词本来应该是一个褒义词。因为在我看来,出于正当的理由,因为对社会和权威不满而愤怒,因为想马上改变现实但却无法实现而愤怒,因为切身感到自己严重遭受了历史的无情玩弄、社会的无理伤害以及权威的蛮横压制而愤怒,天经地义!不愤怒,就算不上一个有原则、有抱负、有血性的人。关键在于,对于现实中的任何人、任何事,愤怒一定要愤怒得有道理,切忌发无名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