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的发展,代表了西方历史上一个革命的转折点——给予西方历史独一无二的和奇特的个性。一切后来的发展包括工业革命和它的产物,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时期的城市发展。而突如其来的黑死病居然是城市文明发展的契机。
首先,城市经济结构的重要部分——绝大部分的资金、商家的经营才能和工人的技术知识,以及那些不会为逆境扼杀的竞争心和求利欲在瘟疫中并没有受到致命的打击,基本保持完好。
其次,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人们无法解释,更无法救治,于是一些幸存者对生命的价值有了重新的认识,他们开始及时行乐,追逐奢华的生活,这使得城市里的手工业制品和奢侈品供不应求,价格猛涨。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因此而兴盛。与此相反,农产品价格却大大下降。
第三,由于劳动力的严重不足且价格昂贵,种植谷物投入多而获利少,大量农场主索性选择放弃经营农田,转而经营商业性畜牧业,从而使欧洲逐渐迈入商品经济时代。他们变农场为牧场,变种植谷物为饲养绵羊,将牧羊区从原来的山区扩展到了平原,牧羊方式也从较原始的单纯游牧发展为固定的牧场饲养。
第四,牧羊业的兴盛又极大地推动了毛织业的发展。在佛罗伦萨,毛织业同医药业、皮毛业、银行业等是构成整个城市经济的命脉,它推动了城市经济快速发展,成为欧洲从中世纪步入近代社会的开路先锋。
由于工人工资太高,工厂中也不可能像过去一样使用大量的劳动力,于是人们不得不想方设法地在生产中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劳动力。出于这种目的,在印刷业中出现了金属活字印刷术,在造船业中出现了排水量更大、航程更长、需要船员却更少的船只。更重要的是在纺织业领域,对纺织机械的革新层出不穷,这在后来直接引发了工业革命。
思想在灰烬中萌生
黑死病对人们心理上的影响是极其复杂的。从消极方面讲,黑死病带来的残酷现实不断腐蚀着人的内心,使他们变得自私、冷淡、偏执。父母抛弃儿女,丈夫抛弃妻室,健康的人在夜里偷偷溜走,留下罹疾的亲人孤身一人,无医无药,坐以待毙。
但是同时,黑死病的死亡体验也使人们对生命价值重新作了评估。劫后余生者从他人的死亡恐惧中唤起了对自我生命存在的幸福的追求和对生之权利的百般珍惜。于是,不失时机地追求现实享乐便成为人们的生活信念,歌颂人生、申扬人权成了新的社会观念。这一观念成为文艺复兴运动的巨大推动力,引发了一场对西方思想艺术影响深远的文化革命。
面对黑死病的肆虐,人们无法找到及时救助的良药,这使绝大多数基督教徒认为黑死病是上帝对人类罪恶的惩罚。人们对死亡的体验这样强烈,这样震撼,有一些人对宗教信仰产生了怀疑,因为他们发现笃信基督并没有使他们摆脱厄运,于是对天主教会产生了怀疑。他们不打算再靠天主教会来拯救自己的灵魂,而是希望能够直接与上帝进行交流。此外在天主教的理论中,为了赎罪,基督徒要不断做善行,甚至要进修道院,这超出了一般人的精神承受限度,他们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赎罪行善。于是,马丁·路德迎合人们当时的心理,提出了新思维:“信仰得救”——教徒只要在内心真诚忏悔,不用苦行修炼就能得救。这就减除了繁杂的宗教仪式,迈出了宗教改革的第一步。
渐渐的,人们的思想感情由对宗教信仰的怀疑演变为对整个社会不平等制度的痛恨与反抗。一时间,英、法、德等国都爆发了各种形式的群众反抗。在反抗斗争中,平等、自由的人权意识被朦胧地提上了社会发展的议程,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生活在欧洲大陆露出晨曦。
总之,黑死病几乎冲击了西方文明一切方面,触及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对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信仰、科学技术等方面都造成了猛烈的冲击,对其后的社会变迁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当人们噙着眼泪埋葬亲人和朋友之后,又怎么会想到灾难之后是人类的新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