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航海时代,朗姆酒成了贸易的媒介、声望的标志,甚至它在一些民族中就意味着征服。也许可以这样说,殖民时代,它征服了世界。
在很多描写17—18世纪海盗故事的电影里,你常常可以看到一群满身污秽、粗野不堪的水手,仰面将整瓶深色的饮料一滴不剩地灌进自己的喉咙,然后便升起黑色的骷髅旗,不顾阻击的炮火,如同野兽一般疯狂地追击被他们看中的商船,杀光可怜的船员,将财物席卷一空。让海盗们变得如此狂野的饮料名叫朗姆酒。
美国学者查尔斯·A科伦比说,这种烈性酒在17世纪的欧洲殖民扩张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它以迷人的甘醇、不可阻挡的魅力伴着欧洲文明在全球蔓延。
朗姆酒是用甘蔗汁发酵制作的一种刺激性的烈性饮料。哥伦布第二次航行美洲时,把制糖甘蔗的根茎带到了西印度群岛。这里肥沃的土壤、水质和充足的阳光很适合甘蔗的生长,西班牙人搞起了一个又一个甘蔗种植园,生产大量的蔗糖,销给嗜糖如命的欧洲人。
看着大把的金钱流入囊中,种植园主们笑逐颜开,每次提炼出甘蔗汁后总会举杯相庆,顺便也把白糖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糖浆胡乱分发给奴隶和劳工。可怜的加勒比居民苦中作乐,利用这些原本该被抛弃的下脚料酿制出了一种蒸馏酒,这就是朗姆酒的雏形。他们在一天的艰辛劳动之后,聚在一起用这种刺鼻苦涩的烈性饮料来消除疲劳;在遭到庄园主欺压时,以此来消愁解闷和发泄不满;在节日期间,则以饮酒狂欢取乐。
朗姆酒很快风靡起来,过往船只对此趋之若鹜。横行在加勒比海地区的海盗都喜欢喝朗姆酒。他们不仅纵酒作乐,还用酒壮胆,更加无法无天,肆无忌惮地在海上行凶抢劫。朗姆酒也因此被称为“海盗之酒”。
奴隶们发明的朗姆酒甚至还堂而皇之地加入了大英帝国的皇家舰队。因为这种酒中含有维他命C,英国水手每天两次聚集在酒桶旁就不会患坏血症。酒精让水手们忘记了航海的艰辛,在战斗中毫无畏惧,在平时则更加无法无天。很多海上叛乱都是水手们喝足了朗姆酒后爆发的,不过如果不让他们喝朗姆酒也同样会引发叛乱。在士兵们血染的日记中,它是出现最多的字眼:“我们全力以赴,所求不多,只为了那么一点点朗姆酒。”
甘蔗的栽培费时且费力,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所以,当欧洲国家在加勒比海地区的殖民地大肆兴建甘蔗种植园时,他们首先想到从非洲运进大量奴隶来进行劳作。非洲几内亚海岸的酋长们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贩卖奴隶的大户。他们对欧洲殖民者带来的朗姆酒非常感兴趣,甚至将它变成宗教仪式的一部分。一时间朗姆酒成了奴隶贸易的主要货币。
于是,许许多多的商船从北美新英格兰的港口出发,满载着朗姆酒一路驶往西非海岸。在那里,恭候已久的非洲酋长得到了他魂牵梦萦的朗姆酒,然后心满意足地以奴隶作为交换。随后,商船带着他们的俘虏来到西印度群岛,将奴隶贩卖一空,又满载着当地生产的糖浆返回新英格兰,继续酿制朗姆酒。
可以说,没有朗姆酒编织起来的三角贸易,历史上如此大规模的黑奴贸易就不可能出现。随着甘蔗种植园的不断增加,加勒比海地区乃至南美地区的人口构成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新英格兰港口日进斗金,朗姆酒和奴隶贸易带来的利润使人们过上了挥金如土的生活,在波士顿和新港,高楼大厦、乡间别苑、五光十色的娱乐场所随处可见。酒厂、纺织厂、造船厂以及制造镣铐、锁链和枪支的冶金业就这样繁荣起来。
朗姆酒对美国的影响还不只这些。18世纪70年代北美殖民地人民用法国生产的糖浆做朗姆酒。有人认为,就是因为英国人想在北美殖民地区收来自法国原料的酒税,导致民众不满,引发革命,结果导致美国独立运动。
欧洲殖民者走到哪里,朗姆酒就被带到哪里。当地人被迫接受列强的殖民,但却是心甘情愿地接受了朗姆酒,甘之如饴,“为了得到朗姆酒,他们甚至愿意付出一切”。殖民地的开拓造就了朗姆酒,而朗姆酒的存在又促进了殖民地不断地扩张。在那个时代,朗姆酒成了贸易的媒介、声望的标志,甚至在一些民族中它就意味着征服。也许我们可以这样说:殖民时代,朗姆酒征服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