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风云胆识(2)

世纪小平:解读一个领袖的性格魅力 作者:陈晋


在战争年代出现的“不握手会议”,在和平年代也曾出现过一次。

那是1975年3月的全国工业会议。许多地方主管工业的书记听说邓小平要来,都非常激动。多年不见,又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风风雨雨,他们有太多的话要向老首长倾诉。邓小平进来了,几个书记走上前去,想和老领导握手叙旧,没想到,邓小平却摆了摆手,严肃地说:“今天就不拉手了,因为工业形势不好。”这个独特的见面礼节让在场的人都面面相觑。

接着,邓小平表情严肃地谈到了工业方面特别是铁路方面存在的问题。邓小平的话,在听惯了形势大好、越来越好之类的“文革”语言的书记们听来,真如醍糊灌顶。

【邓小平在全国工业书记会上的同期声】

对于当前存在的问题,要有明确的政策。要从大局出发,解决问题不能拖。拖到哪一年呢?搞社会主义怎么能等呢?

正是这个讲话,拉开了一场震撼全国的工业整顿的序幕。

熟悉邓小平的人知道,他吃饭很快,走路很快,说话也很快。这都是长期军旅生涯打下的烙印。

战士自有战士的性格。艰苦卓绝的斗争,血与火的考验,使邓小平始终怀抱执着的信念和永远向前的坚定品格。这也成为他在古稀之年开创一个崭新时代的最强大的精神支撑。

回首一生,邓小平曾说:“如果从1922年算起,我在共产主义的旗帜下已经工作了60多年。”的确,从在法国确立毕生的信念后,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挫折,他都没有过丝毫的动摇。

1957年春天,邓小平到清华大学作了一场形势报告。当时,一些青年人正在讨论“社会主义制度到底有没有优越性”的问题。邓小平对他们说:“我们的事业是很年轻的,马克思到现在才百岁出头,俄国革命才40年,也就是才40岁,我国才7岁,年轻得很嘛!正因为年轻,经验不足,我们的制度还不是完善的。我们要坚持那些对的,纠正那些错的,补充那些不够的。”“在共产主义运动中不出一点乱子是不可能的。但是不管出多少乱子,我们的事业总会向前发展!”

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80年代中期,邓小平依然不忘提醒全党——

【邓小平同期声】

现在我还想提出一个新的要求,就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时代和任务不同了,要学习的新知识确实很多,这就更要求我们努力针对新的实际,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运用它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来积极探索解决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基本问题的本领,既把我们的事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推向前进。

在经历苏联、东欧历史巨变的关键时刻,1992年,88岁的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再次表达了自己的信念。他说:“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

正是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赋予了邓小平独特的胆识和鲜明的革命风格。这种品格,在战争年代,体现为顾全大局,勇挑重担,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进取精神。

从邓小平的人生旅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从16岁开始孤身一人远赴异国他乡开始,邓小平在他那个年龄能够出类拔萃,与他常常独当大任,作为一把手去开辟新局面有着必然联系。

1929年,他被派往完全陌生的广西开辟局面是如此。在抗战最艰难的岁月里,他曾经一人独撑中共北方局、华北根据地、八路军总部和129师党政军的大厦也是如此。

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邓小平多次被委以开辟新局面的重任,往往是命令一下,他一个人,一匹马,加上一个秘书、一个警卫员,就匆匆登程,风险是难以避免的,也不可能有时间来仔细权衡利弊得失,只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时候,更需要的是勇气和果断。战机常常稍纵即逝,哪里容得了左顾右盼、犹豫不决。

从百色的惊雷,太行的霞光,中原的风雨,江淮的浪潮,一直到西南的黎明,邓小平走出了一条又一条充满风险的新路,开创了一个又一个的新局面。

当然,最能显示他的勇气和胆略的,还是在解放战争中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

1947年,国民党在全面进攻失败后,转而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一时间,这两个解放区风狂雨骤,黑云压城。

二野虽然不是敌人的重点进攻目标,却处在两大战略区的中间。如果把敌人的部署比作扁担的两端,二野正处在这条扁担的中间,它要承担的任务,就是把这副扁担挑起来,把两边的敌人都吸引过来,以迟滞敌人对陕北和山东的进攻。

1947年夏天,毛泽东给刘伯承和邓小平发了一个绝密电报,电报上的三个大写的A字,表明了这份电报十万火急而又高度机密的性质。电报上只有寥寥数语:陕北情况甚为困难。

是啊,以彭德怀的2万多军队,迎战胡宗南的20多万精锐,陕北解放区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中央给刘、邓的要求,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向国民党统治的后方进军,威胁武汉、南京,拖住敌人,以减轻陕北的压力。

接到电报,刘、邓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回电表示,下决心不要后方,直出大别山,将在半个月内行动。毛泽东收到邓小平、刘伯承的电报后,万分高兴,马上复电称赞道:“刘、邓决心完全正确!”

十几万大军要在如此短的时间里作好千里行军的一切准备,困难是空前严重的。大别山区位于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带,没有根据地作依托,没有群众基础,没有后方,部队大都是北方人,不习惯南方的大米、水网、山地和阴雨,吃饭、走路、睡觉都成了问题。伤病员得不到及时医治,抗战8年辛辛苦苦积攒的火炮和车辆不得不忍痛抛弃,还有强大的对手在前阻后追。

没有抱怨,没有讨价还价,没有软磨硬泡,大家明确了自己的任务后,悄无声息地只用了不到10天的时间,就作好出发的准备。

狭路相逢勇者胜,将军南征胆气豪。经过21天的急行军,二野从鲁西南出发,转战千里,终于从这里渡过了淮河,进入了大别山区,直插中原腹地。十多万大军如一根锐利的箭头,牢牢扎在了国民党的脊背上,一下子吸引了29个旅的敌军围了上来,同时也缓解了陕北和山东的两个解放区的军事压力。

远在陕北高原的领袖们急切地关注着二野的行动,毛泽东得到二野进入大别山的报告后,给予了这样的评价:“20年来,我们长期处于防御地位,自从刘邓南征后,我们的革命战争,才在历史上第一次转入了进攻。”

但刘、邓大军的困难也超乎想像。别的部队担心他们在大别山站不住脚,提出前来增援,邓小平回电拒绝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