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希望教室”
中国教师报编辑部在甘肃省选择了4所小学实地开展了《希望教室》的校园读书沙龙活动,教师们的阅读与思考汇成了一篇篇精彩的文字。在论坛和博客推出本书以后,也陆续收到了很多热心读者的来信,与我们分享了他们的读书感悟。本期将为您选登部分精彩篇章——
网络篇
“超爱搞怪老师”的超级创意王艳芳
他的学生们都亲切地称他为“老苏”。而他则自诩为“超爱搞怪”的老师,还自称“老人家”。
这个来自宝岛台湾的年轻老师苏明进的随笔集《希望教室》,确实让我着迷。我眼前似乎看见了一个阳光的大男孩在领着一群孩子尽情嬉戏、学习。大男孩满脑子的“鬼点子”,他一心用在他的“活力黑皮”班的孩子身上,一眨眼就一个创意,让孩子在体验活动中获取人生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
虽然很多老师都开展过类似的活动,但由于引导不够,后续延伸不够,很多活动虎头蛇尾,草草收兵,自然而然孩子品德内化的程度就不够深入。因此就有浅尝辄止,作秀的嫌疑。而“老苏”的做法是活动前有充分的“铺垫”和渲染。比如进行“给妈妈洗脚”的活动,他先是让孩子观看《背起爸爸上学去》这样感人的孝行片,然后再让孩子把洗脚用品带到学校,让同桌之间相互体验洗脚的步骤,他还会亲自指导,当然他也享受到了孩子对他的爱,幸福地觉得“不枉我对你们那么好!”。之后才让孩子回家为妈妈洗。这样循序渐进地学习,让孩子贴近了父母的心,触发他们对孝顺本身的极大共鸣,而且这样的影响力,会处在持续且渐进式的发酵中,把活动延伸下去。其实孩子的贴心、善良,经过引导与学习后,会展现出人性最高贵的那一面。而家校联系簿的后续报道,赋予这样的活动更高层次的价值。
怎样让孩子爱上阅读,似乎是很多老师和家长最头疼的事,“老苏”自有妙招:在他的“活力黑皮”班,“发呆”是一项严重的罪名。当老师给的空白学习时间多,又不能发呆时,孩子们只好乖乖看书,时间久了,不爱上阅读也难。他还会让孩子们写出五个认真读书的理由,不管孩子走的是感恩路线还是自我成就路线,殊途同归,他就是想让孩子从内心觉得喜欢上阅读,是一件很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