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歌曲、戏剧和歌剧总是脱离不了相关的主题。有一首爱情歌曲的歌词是这样写的:她的男友拥有半个亚特兰大城,我能给她的只有我的真心。当然,这只是一首曲子,但反映出的“厌恶金钱”的理念却入木三分。更讽刺的是,卖这些以“厌恶富有”为主题的书和歌曲的人却一个个变成了有钱人。约翰·格里斯汉姆现在就是全球最富有的作家之一,艾伦·杰克逊通过卖乡村歌曲变成了百万富翁,詹姆斯·卡梅隆制作的电影,票房超过200万美元……所有这一切都仅仅是在教你“要在精神上追求贫穷”。
你相信吗?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真的能让你在精神上追求贫穷吗?评论本身的提法表达了它充斥着偏激的情绪。所以我想再一次重申:事实上,没有人特意制造阴谋使你贫穷,人们在传播文化和艺术的同时难免会引起争议,如果你通过理性的分析,完全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艺术存在的意义在于表达和升华我们的感情:演奏家通过美妙的音乐渴望得到观众的共鸣;剧作家通过精心提炼的文字传播快乐;电视剧制作人通过细心的观察切合大众的口味。所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艺术。
在评论艺术作品的同时,不妨审视一下自己:那些受害者的心态是否在我们的体内肆无忌惮地繁衍?我们究竟是不是受害者?如果我们是,那谁使我们成为受害者?是电影,小说,还是我们自己?一些作家复制这些存在争议主题的原因在于:他们依赖这些主题,其中一些甚至被重复了成千上万次。其中最流行的话题之一莫过于“英雄的成长历程”,一些作家在他们的写作基础课程中对此根深蒂固。某些受众群对“英雄”题材的评论是:千篇一律,基本上都是讲述一个普通人在面对非常的挑战下表现出了超凡的勇气和毅力,最终战胜困难。
生活有时循环往复,人们的思维同样如此。我愿意重回“英雄的主题”和“爱情的主题”结束这一章节。希望我与你的真心对话能帮助你正确认识电影、小说、电视想要表达给我们的内涵,重温你儿时或现在正在进行的英雄情结。同时,我希望你通过我的分享摆脱生活的欺骗。
《星球大战》系列是一个英雄成长的旅程,《蜘蛛侠》《蝙蝠侠》《指环王》……几乎所有罗伯特·兰登的小说都是如此。其他动作影片也在不同程度上表达了这一点。人们定义了英雄并且渴望成为他们,动机就是如此简单。我真正的人生经历开始于很多年前的孩童时代,我不像其他孩子般无忧无虑,也从未适应自己的童年生活。我似乎不属于我的家庭,也不能和学校里的其他孩子相处,甚至在任何地方都不能做到释然。我只是一天一天地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看书。在我阅读那些英雄故事的时候,我好像摆脱真实的自我享受这些无与伦比的时刻。我猜想绝大多数孩子都是如此,失意的孩子可能会读得更多。那时的书本、电影和电视,是我释放自己的出路。
小说、电视和电影中的情节在我心中一遍遍重复:英雄被击中,受了伤,但最后总能站起来奇迹般地生存。他们总是坚强地包扎伤口,似乎从来不会担心死亡正在逼近。因为他们非凡人,他们在万丈光芒的照耀下来到这个星球,就像柯克队长、斯波克先生、英雄波斯。每一次看到约翰·怀恩中枪,我就会想象在我中枪时人们投来的同情目光。我曾千万次地活在年轻时代的美好幻想之中,但慢慢地,我成长了,跳出了这一切面对现实。所以我能够坦然面对曾经在街头被枪击的事实,正如我坦然面对人生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
所有的吸引都有它既定的法则,我们对所追求的事物感兴趣--那些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或者是我们惧怕的。任何使我们牵挂的东西都应该被坦然面对,英雄情结当然也在这个范畴之内。“英雄”一词无论是从时间还是空间的角度,都是涵盖非常广阔的话题。因此,很难对“英雄”有确定的定义,它包括了“大义”“大志”“大仁”……而在我们的概念中,英雄之“大”令人向往与崇拜。我们也许没有像对待神那般对英雄顶礼膜拜,但在现实中,英雄就是站在人的精神世界顶端的标志,他的存在成为我们攀登生活高峰的基本要素之一。既然如此,人们寄希望自己成为英雄的情怀也就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