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照相去(1)

女少年 作者:秋微


故事快讲完之前,再回我家看看吧。

那次鸽子们全体阵亡的惨案再次印证我们一家人最厉害的地方是四口人谁都听不见谁说话。

这个“传统”在我们家由来已久。梁氏父子听不到陈萍对整洁的要求,我爸听不到我妈希望她承担教育我哥的希冀,我妈听不到梁小飞对鸽子的情感,我听不到我妈希望我成为一个淑女的梦想。

我爸妈跟成千上万的家长一样,只是盲目而固执地守着固有的原则和模式,把小孩子使劲往他们既定的那个坚硬的框架里塞,凡塞不下的,就都被判为多余,都会遭到横刀切断,哪怕彼此伤痕累累。

更糟糕的是,在这个鲁莽的过程中,我爸妈之间的战略战术好像从来也没有统一过。

我在夹缝中早早学会了以说谎或出神为主的消极抵抗,而梁小飞只好在两套系统中不停地摸索。举例说明:陈萍不许我们吃饭的时候发出任何响声,她认定那是基本的礼节。可梁朝伟吃饭的声音吧唧的在院子外面都能听见,他认为享受自己的最重要,不用多余管别人的感受。

最后的结果是,我顺应了我妈的教育,吃饭不出声,同时和我妈一样认为我爸很粗俗。我哥秉承了我爸的理念,吃饭出很大声,同时和我爸一样认为我妈“很事儿很做作”。

这样的事发生多了,我爸妈原本就无法统一的教育方式逐渐演变成争夺我和我哥立场的角逐,角逐的终极结果是四败俱伤。

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我们是吃在一起睡在一起有最紧密血缘关系的一家人,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忘记了初衷,仿佛一切的行为只为了互相对抗,我们内心深处的距离忽远忽近,我们是常常倍感陌生的亲人。

那种隔阂感一直存在到我自己也成了一个成年人。

在开始拥有自己的婚姻家庭之后,我对很多事情开始有不一样的观感,于是花了很多时间试图和我父母“修好”。

由于陈萍和梁朝伟之间都对对方坚定地保持着各种不满,所以,要想修好,首先要统一好的标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小时候常听我爸常抱怨我妈不喜欢接近大自然,他最常举出的事例是我妈从来不带我们去公园,个人认为这个评价对我妈有失公允。梁朝伟其实只说对了一半,陈萍确实不太热衷于任何跟大自然有关的内容,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然而陈萍实在是相当热衷于去公园,只不过,她去公园不是为了接近自然,而是为了“照相”。

不知道为什么,一直以来,我妈对照相有着类似某种“瘾”一样的精神依赖。我从有记忆开始就不断地被她安排参与各种形式的“照相”,从黑白照片到黑白染色照片到真正的彩色照片。

有那么几年,“拍照”是我们家最常举行的娱乐活动,差不多每两三个月,陈萍就会组织大家进行一次拍照活动。我们居住的那个现在算起来应该不到80平米的两间房的各个角落都被我妈拍了个遍。更有甚者,某次她甚至托人弄来一幅巨大的幕布,是那种通常照相馆才会有的,专门为“照相”而绘的背景布。

我们家的那张主题是北京的天坛,前景画着一簇一簇的大丽花,想想看那种经过拙劣和艳俗的绘图方法出来的效果,也只能用“狰狞”和“恶俗”来形容。

我小时候和我们家有限的亲戚成员在这张幕布前留下了无数张合影。导致后来我移居北京后有二十年之久都拒绝去参观天坛。它在我童年的记忆中代表着一种“被迫”,被迫照相,被迫微笑,笑得不够那么自然的时候还会被骂。

等再后来,随着“彩照”的发明,我们家的拍照活动从户内,院门口,终于转战到了真正的户外。

这就是我们家的公园时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