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求学之路(3)

曾国藩那些事儿 作者:墨香满楼


因为,在曾子城自信而又急切的心里,他觉得自己原本可以考得更好,自己原本应该像癞龙(蟒蛇的俗称)一样一飞冲天的,而现如今,自己依然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相比之下)同进士,内心的不甘和现实的平庸,让曾子城彻夜难眠。

可能正是这个耻辱,触动了曾子城的神经,不久之后,曾子城改名为曾国藩,取义为“国之屏藩”,意在能够对国家有所作为。

不过后来的事实证明了,他确实起到了“国之屏藩”的作用,但是,这种屏藩却招到了众人的非议。

但是,从曾国藩的出身、家庭背景和所受的教育,我们不难发现,曾国藩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保护他所在阶级的利益,对于后人所说的丧权辱国也并非是他的本意。毕竟每个人在说话的时候都只是站在自己脚下的一亩三分地里,而非站在大众的角度,这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个人局限。

不过,和京城那些有钱有势的人比,自己这个乡下来的同进士,也的确没什么好炫耀的地方,钱没人家多,成绩不比人家好多少,关系更没有人家硬,他所能做的不过是夹着尾巴做人,好好地做好自己分内的事,而曾国藩这种不算尊贵的出身也就造就了曾国藩做事谨小慎微的一种特性。

然而在曾国藩谨慎的外表下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远大抱负和宏伟志愿,曾国藩最初对自己的前程充满了热望,他也像每一个京城的达官贵人的子孙一样,渴望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够找到一棵可以乘凉的大树。

然而,有时候这样的一棵大树在很多人的身边都会存在,但是,能否不失时机地靠上这么一棵大树,很多时候也取决于我们的肚子里是否有那么一点墨水。

然而,胸有点墨的人并非都能及时地被自己渴求的伯乐发现,这就牵涉到一个时机的问题。时机的到来,很多时候都需要我们在平凡而无奇的生活之中慢慢地等待,等待伯乐的到来。

而此时,正有一位既可谓大树又可谓伯乐的贵人,站在不远的地方颔首微笑着向曾国藩招手。

道光十八年正月,曾国藩在京参加全国会试时,遇到了科会试钦派主考官大学士穆彰阿,而这个人正是奠定了曾国藩之后能够在10年之内连升10级的贵人。

然而在两人相识的最初,这位贵人或许对曾国藩这个只考中了同进士的后生并没有太多的好感,要不然,对于穆彰阿这个在当时呼风唤雨的大臣来说,随便耍个小伎俩就可以给曾国藩谋个官当当,也不至于让曾国藩在考中了进士后,只能等待皇上的垂青。

道光十八年五月初二,也就是在曾国藩虚岁28中同进士后,在礼部(负责考察国家礼仪的部门)堂官(礼部的长官)引见下,曾国藩才有幸平生第一次朝见皇上。

然而这位长官对曾国藩的引荐并非是对曾国藩的垂青,因为,只要是在翰林院的庶吉士都有这样的机会,只是别人早在半年前就得到了这样的机会,而曾国藩却等待这样的机会一直等了半年多。

虽然如此,对于当时的曾国藩来说也一定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当时的曾国藩一定又喜又怕,喜的是,自己终于有机会在皇上面前展示自己真实的才华了;怕的是皇上不喜欢自己,那么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就有可能白费了,虽然在地方自己已经是进士老爷了,但是在京城,一个进士不过徒有其名,根本没有什么俸禄和官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