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最初的交战(8)

曾国藩那些事儿 作者:墨香满楼


曾天养的牺牲是太平天国的重大损失,西征的太平军得知这个消息后,士气大减,于是就弃城退回武昌。

然而,战争从来都是残酷的,无论怎样的两个人一旦成了沙场上的对手,就必须有一个人倒下,而依然站立的那个人,也未必有时间来凭吊或是拿出一丁点儿的怜悯来安慰死去的亡魂,因为战争就是战争,战场之上对手的生命就是对自己生命的威胁,不杀死别人就会被别人杀死,残酷的对弈到底为了什么?

或许曾国藩的回答是:保住大清的江山。

而他所做的一切真的仅仅是为了保住大清的江山吗?或许还有一些个人主义的东西在里面吧。

但是曾国藩对大清的忠诚确实不容置疑,此时的他也正在奔赴一个个守卫江山的战场……

攻克武昌

城陵矶大战以后,曾天养壮烈牺牲的消息传到天京,洪秀全即刻下令天国为之“茹斋六日”,并追封他为烈王。

这是太平军自起兵以来继冯云山(死于全州战役)之后太平天国的又一大损失。

敌人的损失越大,曾国藩的湘军就越得意,城陵矶战役以后,曾国藩指挥水陆并进进攻武昌。

一路上湘军水师将士个个扬眉吐气,不可一世,他们甚至不穿战甲,大摇大摆地站在船舱外面,全然不顾会有中弹的可能,一路顺水直抵武昌城外10里的金口。

而此时湘军的陆军也由岳州出发,经蒲圻、咸宁、山坡、纸坊,直达洪山附近。

洪山是进入武昌的一个重要门户,打下洪山武昌城指日可待。

而在进军武昌的过程中湘军所表现出来的“直以血肉之躯,植立船头,可避则避之,不可避者听之”(出自《曾文正公杂著》)狂妄自大,将湘军的本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湘军本身就是一支军阀性质的军队,就湘军士兵而言,他们就是一群为了财富、为了升官的亡命之徒,只要有利可图,只要能捞到钱,他们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而建功心切的曾国藩对于湘军的这种傲慢与强悍不仅没加以制止,反而引以为荣。

或许对曾国藩来说,他没有实权,没有职位,他所能依赖的就是湘军的战斗力,只要湘军能打胜仗,他就有跟咸丰帝讨价还价的资本,湘军的气焰越盛,他的这种资本也就越有分量。

而此时,早就被太平军打得摸不着东南西北的大清朝,也确实需要湘军这样一支能够与太平军一比高低的军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湘军虽然不是咸丰的亲儿子,但是只要现在它能保住咸丰的皇位,不管它是谁的儿子,咸丰都照样疼爱。

或许正是有了咸丰帝的撑腰,湘军才敢如此的不可一世。

或许是失去曾天养带给了太平军太大的打击,城陵矶大战以后,太平军便对湘军产生了畏惧之心,因此当守卫武昌的太平军听说湘军不久要来攻城的消息后,军心就开始动摇了。

咸丰四年八月二十一日(1854年10月12日),曾国藩在金口与湘军将领们共同商讨进攻武昌的作战计划,由于太平军在花园布有重兵,于是曾国藩就采纳了好友罗泽南的作战计划。

陆军兵分两路,一路攻洪山;一路攻花园,罗泽南认为如果全军进攻洪山,部署在花园的太平军必然回去救援,那么洪山一定很难攻下;如果全军进攻花园无异于跟太平军硬碰硬(因为太平军在花园布有重兵),结果只会两败俱伤,不如两路齐头并进,一来牵制花园的太平军,二来可以趁机夺取洪山,一旦武昌的大门打开了,那么武昌就唾手可得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