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4)

忙到点子上:激发热情与潜能的卓越绩效手册 作者:迈克尔·邦吉·斯坦尼尔


四条建议助你玩转地图

1. 制作属于自己的地图。这些地图的一大特点就是与使用者互动。如果你不动笔,它们就是一张废纸。只有认真填写了你的个人信息,才能保证在需要时它们能为你所用。

这些地图的结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你可以(而且应该)反复阅读。最后你会发现,在不同的时间你会给出不一样的答案。8 月的地图就与1 月有所不同。实际上,反复审视地图是一种最有效的练习方法,因为你能从中不断获得新的启迪,看到自己在追求卓越绩效过程中的每一点进步。

2. 每天抽出5 分钟。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你不必每隔3 天就要进行一次自省。地图中蕴藏着深刻的思想和理论,你只需每天花上5 分钟左右的时间就能完成

自省。毕竟,大多数地图的设计初衷就是为读者快速、简便地提供实用的信息。

你只需一支笔、一张纸和几分钟时间就能进行自省。只要你愿意尝试,本书的架构和见解就能让你受益匪浅。不论你是在吃午饭、等待召开电话会议还是乘车回家,你都可以拿出书来阅读地图。(你当然可以多花些时间仔细研究一番。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定会有效果的。)

3. 按照实际情况调整地图的使用顺序。

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地图的使用顺序。

地图1 让你了解,在自己的状态和工作中卓越绩效的比例。

地图2、3、4 能让你找到卓越绩效的大致方向。

地图5、6、7 将重点从寻找机遇转向提高卓越绩效。

地图8 则会指导你选择卓越绩效项目。

地图9、10 、11 能帮助你拓宽卓越绩效的选择范围,并在行动之前对这些

选择进行评估。

地图12 、13 、14 会带你进入卓越绩效的状态,并确定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大功告成后,你可以通过最后一张地图来调整状态。

由于这些地图是相互关联的,因此你可以按顺序把它做完,最终就能得到

一个提高绩效的详细方案。但说实话,如何使用地图全凭个人喜好。你可以随便挑出一个来做一做。找到一张针对眼前问题的地图,写下答案,看看结果如何。不论按什么顺序来完成测试,我还是建议你找时间从头至尾做一遍。

4. 不做完美主义者。你也许听过这样的故事。古代的地图绘制者会在地图上世界尽头的位置标注“危险”的字样。当然,这样的情节只是出现在科幻小说里,很少出现在现实生活中。但在填写地图时,有些内容同样会超出你的知识和想象的边界。你不可能知晓一切。

也许你会认为这是地图的问题。这当然可能。其实,世界上没有完全正确的地图。阿尔弗雷德·科日布斯基(Alfred Korzybski)曾说过:“地图并不是地球。”你的地图也不代表你自己,它只能帮你尽可能地了解自我。

其实,制作自己的地图的初衷就是了解已知、发现未知。简而言之,地图上的空白部分能引人深思,并激励你付诸行动。这就是空白地图的妙用。

跃跃欲试了吗?你得先弄清楚:这张地图是否适合你目前的状态?它能不能给你带来一些提高绩效的新启迪?它能否让你改变工作方法?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它就适合你。如果是否定的,那么你可以做点小改动——给地图添加一些新内容,过一会儿回头再看,或者直接换到另一张地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