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商业计划书:假想和现实的对决(2)

呆伯特职场定律4:升职其实并不难 作者:(美)史考特·亚当斯


收入预期靠什么?吹!

只要全世界百分之一的人买你的产品,你就能拥有五千万顾客!

这套“预期分析”有着层出不穷的版本,并且已经成功应用于每家曾推出新产品的公司。这是支持新产品推出最有力的论点,因为人人都知道,一般消费群体的结构是这样的:

60% 没需求

30% 没钱

5% 没脑子(什么该死的东西都会买)

5% 购物狂

这就不折不扣留下百分之十的人口成为你产品的潜在顾客,足够支持任何商业计划而绰绰有余。

如果有人问到未来的市场展望,只需告诉他,你的市场目标是“白痴”和“什么该死的东西都会买的 人”。没有人会告诉你,世界上这种人不怎么多。

撰写公司商业计划书

对于商业计划的拟订,员工都希望有参与感。运用员工这种心态制订的策略,叫做“买进”,也就是收买人心。要提醒员工,万一出了问题,错都会归在他们头上,这一点不可或缺。

公司商业计划“买进”的主要步骤

1.主管通过一些声明确立公司努力的方向, 诸如:“成为衣物柔软剂和卫星通讯市场的老大。”

这个方向非常重要,因为员工很容易就会被误导,以为公司的经营目标是倒闭。更糟的是,连送货的驾驶员都可能因缺乏方向感而糊涂起来,不搬运衣物柔软剂而跑去设计集成电路。

2.员工被要求客观评估,所从事的活动对支援公司达成目标有何价值。

3.员工把所有活动都列为关系公司生死存亡的第一优先,用无法解读的各种缩略语简称支持自己的见解。

4.搜集来的员工意见都装进大型档案夹。

5.预算部门根据员工提供的意见,花很长的时间讨论各部门相对的愚蠢程度与无存在价值。

最后根据以下几个重要因素建议预算分配:

10% 看哪个项目的缩略语简称在预算部门听来最耳熟。

10% 他们听到第四手的传言中,主管最支持哪个项目。

80% 预算部门的人若能从管理预算的岗位上脱身,最希望调到哪个部门工作。

6.至于项目中有许多不知所云的章节,而真正重要的部分又筹不到资金等问题,可找一位科技写作者充当替罪羔羊。这位科技写作者满腹尖酸与愤懑,而且他坚信根本不会有人看到项目书,于是把所有文件东拼西凑一番,最后在消灭资料来源档案后,非常不屑地提出辞呈。

7.项目锁在安全的地方,因为太机密,不宜对员工公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