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工作越来越多,效率越来越低(6)

不加班,搞定所有工作 作者:(美)托尼·施瓦茨


在工作场所,或许最容易被忽略的人类需求就是这一点—受重视的感觉。在生活中,注意到什么错误、什么行不通是一种天然的生存本能。对他人的重视需要更有意识地去表达,而受重视的感觉则像食物一样重要。受重视的需求与生俱来,从未消失。发育不良是一种病,即新生儿不能正常地增加体重。研究表明,其中一项主要原因就是缺少看护人的抚摸、刺激和爱护。因为缺乏爱和关注,婴儿变得情绪低落而畏缩。很快,他们会失去进食和与他人互动的动力。他们还开始表现出认知缺陷,变得易于染病,在极端情况下还可能死去。这个时候,他们确确实实地停止了脉动。

很显然,我们多数人拥有更好的应对机制,但是,对于亲密关系与温暖关爱的深层需求贯穿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的表现产生极大影响。盖洛普民意测验发现,雇员在选择是否继续从事某种工作时,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他们与顶头上司的关系。盖洛普测验还发现,要保持员工的高投入度、高生产率、低离职率,有12种关键因素需要关注。其中整整一半与“受重视”的问题紧密相关,包括:因工作出色而经常受到认可和表扬,工作中有一位“把自己当人看”的上司或某人,“工作中有一位最要好的朋友”,以及有某人“鼓励支持我的成长”。

让人高兴的是,事实证明我们的影响力远超我们自己的感觉,无论周围在发生什么,我们的影响力都超出我们平素行为的直接作用。我们的首要挑战是,在每时每刻对自身感受有更多觉察。我们越多地观察自己的感受,就越能从容地选择如何应对它们。第二大挑战是:学会特意地、经常地调动正面情绪,因为它们最能激发我们的高效能。

在认识到威胁时,我们的自然反应会消耗我们的正面能量。我们储备的价值和幸福越多,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我们就越坚强。韧性(从情感低潮中迅速恢复的能力)更少依赖于特定环境中所发生的事实,而更多依赖于我们针对这些事实所虚构的故事。虽然我们天生对危险与威胁感到敏感,但我们可以系统性地训练自己,使自己更多地觉察到生活中更值得重视的东西,并主动寻找能使我们感觉良好的人和事。有意识地培养一种更现实乐观的视角,增强我们的情感储备。

在心智层次,我们的核心需求是自我表达欲,即在世界中将我们的独特才能应用于实际的自由。激发自我表达欲的,是我们掌控注意力、专注于某事的能力。在这一维度上,最佳运动也介于两个方面之间:旨在完成一项特定任务的推理性、分析性思考(策略区);专注力更广阔、更开放,它能够促进创造性、战略性的思考(全局区)。

图1–4专注力象限图(自我表达欲)

我们所处的环境总有无限的干扰和无尽的要求。我们很多人都是同时应付多项任务,很少长时间专注于一件事。无论我们做什么,缺乏专注总是有损工作的深度与质量,而且这是一种低效的工作方式,还延长了完成特定任务的时间。

在个体层面,要针对自我表达做工作,应该首先认识到,我们的心智有它们自己的思想。要驯服心智,我们必须培养自己的专注力。我们越能掌控自己的注意力,就越能自由地作出有目的的选择:把它们放在哪里、让它们持续多长时间。在埃里克森的研究中,那些最棒的小提琴手腾出大段时间做最有挑战性的工作,所获得的就是专注力。在刻苦练习的过程中,他们不但提高了自己的音乐技能,而且培养了自己的专注力。结果他们发现,在一直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情况下,能坚持的最长时间是90分钟。

小时候,我们学到的是一种策略性的注意力使用方式,即遵循逻辑、根据推理、循序渐进地解决问题,最后获得理想的结果。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大多依赖于大脑的左半球,那里是存储语言的地方。要进行更富创造性、想象力、战略性的思考,我们需要培养直觉的、比喻性的注意力,它能够有效调动大脑的右半球。只有学会在左右半球之间自由灵活地运动(右上方象限和右下方象限),我们才能利用到全脑,才能获得水平最高、内容最丰富的思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