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注意力稀缺:多任务并行之弊
上一次听到新邮件提示音是什么时候?你多快作出了反应?你电脑上现在开着几个窗口?在刚才的一两小时里,你用过谷歌搜索吗?查看过自己在Twitter、Facebook或LinkedIn的账户吗?看过YouTube上的视频吗?在网上买过东西吗?查看过股价吗?浏览过新闻标题吗?上一次在“转战”不同会议的途中发送文件是什么时候?
上个月你最长间隔多长时间查收邮件?你能专注于一件事情多长时间?你上一次花一小时持续进行创造性、长期性的思考是在何时?你小憩、深呼吸、平静头脑的频率如何?你记得最近一次真正感觉“一切尽在掌握”的情景吗?
“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注意力,”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早在1890年就道,“在几个可能同时出现的思路中,有一个以生动明确的方式完全占领了头脑……注意力说明,头脑为了有效处理某些事务而从其他事务中撤退。”
我们的注意力经常处于被围困的状态,这应该没有疑问吧?全世界人每天发出的电子邮件超过20亿份。2009年,据估计写博客的人有7 500万,网站有5 000万个。现在每年出版新书50万种,另有40万学术期刊和1.8万种杂志。2005年,当Google决定停止更新其经常搜索的网页的数量时,那个数字已达到8 168 684 336。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就像弹球机里的一个球,”某大银行的一位高管说,“我总是被这事那事弹来弹去。每天一上班,我就看到办公桌上的电脑屏幕正在盯着我,里面有前一晚进来的所有邮件。我开始答复邮件,然后电话铃响起来,人们开始带着各种问题和要求陆续来到我办公室。我只能给他们一半的注意力,因为面前还有两台显示器在告诉我市场和世界的情况。如果往外看交易大厅,我能看见几百名交易员一个挨一个坐在那里,他们做着类似的事情:一边盯着电脑屏幕,一边敲打着键盘,一边还在接电话。整天都是如此—事情一件接一件,中间穿插着会议,但开会时每个人花一半时间用黑莓回邮件。滑稽而又悲哀的是,有很多夜晚当结束了12小时的工作在七八点钟下班时,我根本想不起来一天都做了什么。”
培根在1597年时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然而,在我们可获得信息的数量与我们的理解能力之间,或许存在一种反比关系。博学多才的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曾写过1 000多篇科研论文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在40年前就预见到我们当前的注意力危机。“信息所消耗的东西是很明显的,”他在1971年写道,“它消耗信息接收者的注意力。因此信息的丰富就会造成注意力的匮乏。”
你更想要哪个:一天中,是在一系列任务上都前进一小步,还是在一个重要项目上前进一大步?大多数人告诉我们,他们更想要深度而非广度、质量而非数量。然而,现实中我们很少这样去生活。
父母们知道,孩子们很少一时专注于一事。在14~21岁的学生中间,1/3以上的人做家庭作业的同时摆弄5~8样东西—听音乐、查看Facebook、发短信、收发微博、浏览网站等。其实大多数人也差不多这样。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研究员格洛丽亚·马克(Gloria Mark)的一项研究成果常被引用。她对两家高科技公司的工作人员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他们花在任一项目上的时间平均为11分钟。而且,就连那11分钟也被分配给多项任务,每项任务得到的时间不到3分钟。研究员玛丽·切尔文斯基(Mary Czerwinski)在微软公司发现,那里的程序员都是在电脑上的8个窗口间跳来跳去,花在一个窗口上的时间不超过20秒。切尔文斯基自己都认为,如果能20分钟不间断地工作,那真是巨大胜利。
结果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关注力一份一份被分得越来越小。我们所做的事情多了,但失去了对注意力的控制。美国超过50%的工作者说,他们经常被打扰,所以很难顺利完成工作。我们总是疲于应付,甚至都无力去关注这样的事实—我们的工作方式大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