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虽然最终证明多数邮件毫无价值,但新的提示音仍有可能带来某种奖励。只要提示音不断响起,下一封邮件总有可能是一个有趣的机会、一段感谢或赞扬的话语、一次活动的邀请或一位朋友建立联系的召唤。只有一件事比收件箱有200封未读邮件更可怕,即里面空空如也,因为我们需要被人需要。
我们在对干扰因素作出反应时,常无意识地受到趋乐避苦的欲望的巨大影响。如果别人期望我们迅速回邮件,我们就不想因反应太慢而受责备。现实中,就我们回复邮件的速度而言,别人的期望往往由我们的习惯决定。通常,回邮件的强迫性冲动反映了我们与他人保持联系的需要,而且这样做是为以较少的努力换取短期的成就感。回邮件还是一种逃避痛苦的方式,因为高难度工作需要持久的专注力,而我们这样做时会感到痛苦。事实证明,我们驾驭注意力的水平与推迟满足感的能力息息相关。
若从旁观察,你会发现幼儿的注意力总是跳来跳去,从一个亮闪闪的东西转向另一个,这时你就认识到我们的专注力并非与生俱来。幼儿的行为动力主要来自初级情感,前额皮质还未发育完全时,他们还享受不到相应的好处。他们只想要当前想要的东西。但是,如果这种模式长时间持续不变,那可不是什么好兆头。事实表明,早期的注意力控制对于日后的成功与满足感至关重要。
推迟满足感
首先揭示这种现象的是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他作了一个看似简单、如今非常著名的“棉花糖”测试。20世纪60年代末,他在3个女儿所就读的加州帕洛阿尔托私立幼儿园进行了这项研究。时至今日,他和其他研究人员仍在研究这些发现所含的意义。
米歇尔想理解为什么有些孩子能推迟满足感、有些则不能,所以就设计了一道难题,并在几年时间里对650名4岁孩童进行了单独测试。每位小朋友都面临这样的选择:要么马上吃一块棉花糖,要么愿意等研究人员回来,然后吃两块棉花糖。如果不愿意等下去,就可以按铃,这样研究人员就会马上出现。大多数孩子不到3分钟就会放弃等待而去按铃,然后美美地吃那一块棉花糖。然而,有30%的孩子会坚持等待15分钟之久,直到米歇尔或别的研究人员回来。
随着实验的进行,两种小朋友之间的主要差别显现了出来—是注意力的问题。屈服于诱惑的小朋友无法将目光从棉花糖上移开,经常直勾勾地盯着它。因此,他们储备库里的意志力与自制力被迅速耗光。能够等待的小朋友发现,有意识地抗拒诱惑是行不通的,所以他们用各种方法转移自己对棉花糖的注意力,包括转椅子、捂眼睛、唱歌或玩游戏。
成功的孩子能将棉花糖从意识中推开,也就能够抵御它的诱惑。米歇尔后来称这种技能为“策略性的注意力分配”。多年后米歇尔对一位记者说:“如果你一直想着棉花糖多好吃,你就会吃掉它。关键在于一开始就避免想它。”
这就是注意力与情感开始纠结的地方。对多数孩子来说,棉花糖所激发的情感反应(强烈欲望)压倒了他们的思考能力,这就像强烈的恐惧感会激发“战或逃”的反应。这就是米歇尔所说的“热刺激”。刺激越热—恐惧与欲望都是最热的刺激—控制自身注意力的难度就越大,也就越难控制自己的行为。“小孩子的本我很单纯,”米歇尔说,“他们刚开始时无法等待任何东西—他们想要什么,就是需要什么。”
1981年,在最初的实验结束10多年后,米歇尔向那些实验对象的家长和老师发去调查问卷,就那些孩子后来的成长问了一系列问题。结果表明,4岁时能够推迟满足感的小朋友长大后变得更加自信、自主、信任他人、可靠、坚强。他们还建立起更持久的友谊,能够面对压力更加坚韧,而且在SAT考试中平均分比当初难抵诱惑的那些人高出210分。后者还表现出更加固执、犹豫、自责、易怒和容易发生行为问题的特点。他们还更容易发胖、滥用药物,并在面对压力时表现软弱。结果,他们对注意力的控制更差了。
为什么有些孩子(以及成人)学会了更成功地掌控自己的注意力?米歇尔及其同事们发现了一种有趣的联系:孩子们在19个月大离开母亲时如何表现,他们5岁时在棉花糖测试中就会如何表现。母亲离开时哭得最凶的孩子,到长大作棉花糖测试时往往抗拒诱惑的能力更差。我们可以认为,在这两种情境中,孩子们都是对一种欲望作出反应,而这种欲望关系到他们感觉迫切需要、自己离不开的某种东西。只不过把母亲换成了棉花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