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无论是工作、伴侣、健康、关系

谁说这辈子只能这样:李欣频的变局创意学 作者:李欣频


除了外在气候、地壳开始极端化之外,因为这几年人类跟着地球一起转变,所以你会发现,自己或是身边的人,不约而同地在这段时间都发生了巨变,而且会先从你认为最安全的地方开始崩解(我称之为生命地震带、盲断层):婚姻、工作、房子、大企业或银行、甚至政府的任何一项──有的是与长期为伴的配偶分离(因工作调职而两地分离、或是一方变心要求离异、或是因过世而生死永隔),有的则是跟长期合伙的同事分道扬镳,有的则是瞬间离开长达十多年的工作或离开当初自己创办的事业……总之,几乎每个人都遇到了人生的重大抉择点或转折点,无论是刚进入社会不久的新鲜人,抑或是四、五十岁的中高级主管,无一幸免。你是否发现,这段时间收到好友“离开旧职的通知信”也越来越多吗?

这些“把人意外地丢出旧原点、丢回自己”的事件越来越频繁,如果你够聪明能揣测天意,就不难推测上天正在做怎样的调整──假设你的人生开始像荡秋千似地,从一直不动的这头荡到了另一边(有的是离开大公司到了小公司或是自己出来创业,有的是突然转换跑道,做与之前截然不同的工作……),为的是瞬间拉大你的人生摆幅;当人生有了对立的经验,于是独撑秋千摇摆的支点,才有可能被觉察到,而那个超越二元对立之上的超然支点,就是未来在剧变时如如不动的轴心(回到自己),但如果没有经过这次把人甩出安稳旧原点的过程,大多数人都会抱着安土重迁的心态原地踏步,也就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有多大的弹性与可能性。

如果抗拒改变,还想努力回到旧轨道旧生活的人,会感到挫折、沮丧、力不从心,那还不如放弃挣扎,直接面对现实,就在人生丢给我们的新局面中,寻得新生存、新生活的思考方式,就像所有好的防震建筑,都不能抗拒摇动,反而必须要有最大的弹性配合大地一起摇晃。举个实例来说,我好友的先生因工作调到国外,两人分隔两地,她不仅白天要上班,下班后还得自己独自照顾小孩,小孩半夜发高烧她也得一人背去医院……于是夫妻俩一天难得的五分钟电话都是在吵架。我建议她必须重新定位两人的关系,先不要思考夫妻的权利义务──以目前的现况,两人分隔两地,但仍彼此相爱,就像远距离的异国之恋,她可以不带成见地重新定义他们之间的关系。首先,她要学会独立并且能够欣然接受独自照顾小孩的现况,然后以“新定义”、“新关系”与先生相处。反之,如果无法调适心态,那么吵架吵到后来,不仅无法恢复像过去那样的感情,反而会因为这种糟糕的沟通,导致最终的关系破裂。

如果你还没经历过以上所述“把人意外地丢出旧原点”的情形,而你目前的生活又属于变动性不大的,建议你可以随时想象:如果你被突然甩出轨道外,你可以飞到哪里──想象你是马戏团的空中飞人,你从这头被人松手丢到高空中,往另一头的团员手上飞奔过去,你可以飞跨多远?如果把你丢到荒岛上一切从零开始,你会怎么调整心态,怎么谋生,怎么重建生活秩序?

《宝瓶同谋》提到:“一个范型失去价值之后,总是还有很多人对它保持虚伪的忠实,但是只要我们勇敢地表达我们的怀疑和叛离,暴露旧范型的缺陷、失败,乃至结构上的摇摇欲坠,我们就能够及时拆除它,不必等到最后才倒下来压在我们身上……你一定要明白,所有的改变都可以经由我们自己选择,所以不用害怕放弃目前生活的事物,因为此时我们只是放弃我们不想要的东西而已”。

变局下的人生世事难料,没有什么是最好的、不变的策略。正因为事先很难规划,顶多只能提前预测,随机应变,所以长期计划越少,可变性就越高。

创意人平时就是以玩大风险、挑战极端为乐。除了看极端的电影、极端的新闻,我还会通过“极端的旅行”拉大我人生的张力与弹性,比如下面的这些事:在阿拉斯加—50℃的户外看极光,在50℃的酷热中体验迪拜与埃及的撒哈拉沙漠;登上海拔5154米的绒布寺、下到尼罗河游轮的海底舱;到印度贫民窟、住迪拜帆船饭店……

你也可以这样做,在未来急剧变动的期间,建议你先列出“自己害怕的事”和“想冒险的事”,然后利用书末的“黄金900天计划”,每天安排自己去做一件害怕的事,每个月至少做一次大冒险,克服自己对老、伤、病、死、孤独的恐惧。如果连死都不害怕,那么就你就拥有了“没什么可失去”的冒险勇气。

极端事件,是让一套人生蓝图有了多重戏剧性的学习机会。总结来说,2008-2012这5年给每个人带来的巨变,都像是期末考题,把过去你所学的、以及你该学却没学会的,在这5年严格地考尽,也有人称之为“业力肃清期”,为的是让人类集体进入新黄金时代前有充分的准备,而现在就是进入新文明预科班的最后一学期,早点清醒,把心态调整好,把功课学会,就能早点毕业,早点享受大家一起晋级的新世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