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节:人际关系是通往晋升大门的入场券(6)

什么样的人企业永不放弃 作者:(韩)申铉满


虽然感受到这方面的很多压力,职场人却并不拒绝办公室政治。曾担任过美国时事周刊《 时代 》主编的理查·史丹格曾写过一本名叫《 恭维趣史 》的书,他主张在21世纪,恭维也是一种能力和资本。这本书主要描写的是美国的当权者之间的钩心斗角,却在韩国创下了图书销量的最高纪录。Joep PM Schrivjers撰写的《 办公室政治 》一书更是十分露骨。作者把公司生活比喻成在"臭水沟"中生存,认为从卑微的地沟鼠嘴里说出来的"人生哲理"远比高尚的评论家们的长篇大论更让人容易接受,这就是这本书里体现出来的处世哲学。就算外表装作跟政治无关,装作对权力很超然,装作很关心他人,可任何人都会被牵连到办公室政治当中,只有那些非常了解职场内部看不见的权势关系的"老油条",才能安然地生存并出人头地。所以,作者用隐蔽又巧妙的方式点出了办公室政治下的生存秘诀。

"想要取代上司,就得妨碍他的计划,让他不能实现目标。要实现这一点就要好好运用组织内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给上司制造麻烦和困难;利用长期复杂的交流过程制造误解;要自然地提出尽可能多的异议;操纵鉴定领导,彻底断绝上司的野心;一有机会就请病假缺勤,扮演牺牲者的角色,同时在必要时让他无法利用你。"

啊,太卑鄙无耻了!必须用这种方式才能生存才能取得成功吗?当然上面的建议属于极端的例子。但是,尽管存在程度的差别,到了某种程度后,为了个人的利益,只能根据政治的算计和计划采取行动,这是办公室政治的一般规则。那又怎么样?当然要详细做个说明很困难,能够接受的人自然就接受、适应了,而不能接受的人就会拒绝或逃跑。问题在于,不论你能不能接受,你都无法逃离办公室政治。

被组织孤立出去的人什么力量都没有,既没有能影响组织的力量,又没有保护自身的力量。当公司陷入困境面临结构调整时,一定会找到一个尽量不会影响到企业全局的方法。这时候首先考虑到的对象就是被孤立的人,与组织联系比较弱的人。

团结才能生存,团结才能产生力量,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与个人认可不认可完全没有关系,不要拘泥于对错,本来就是这样的。为什么员工们要在企业中结成工会组织,让工会不断壮大,想团结更多的员工,原因是什么?难道不是因为这样做才能有力量,避免利益受损?追究到公司内产生的政治斗争,这些现象也是自然的,不可能不存在,不存在也不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