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什么?”爱丽丝·布朗(AliceBrown)惊讶地问道,声调在焦虑不安和直截了当的恐慌间游移不定。与此同时,电话线的另一端,凯瑟琳·多纳利(CatherineDonnelly)对妈妈这样的反应却一点儿也不奇怪。这个普林斯顿的大一新生想象着妈妈爱丽丝吃惊的模样:紧紧攥着电话听筒,指节发白,眼睛难以置信地瞪得大大的,脸颊因为不安而涨得通红。
“好啦,妈,就像我说的一样,”凯瑟琳继续补充,“她看起来非常亲切,很高,聪明,当然,事实上她相当的——漂亮!她叫米歇尔,来自芝加哥……还有,她是个黑人。”从小在路易斯安那长大的凯瑟琳,曾经和很多黑人学生同校读书。但是对于爱丽丝·布朗来说,这次的状况完全是另一回事:她的宝贝女儿要和黑人米歇尔·罗宾逊,以及另外一个学生同住在派尼楼宿舍狭小而又斜顶的屋檐下了!凯瑟琳的妈妈成长于南方一个毫不掩饰自己的种族主义倾向的家庭里,所以她已经为面对这种“最糟的情况”做好了准备。
事实上,在普林斯顿的第一学年,她女儿就要和一个黑人学生同居一室。对于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爱丽丝·布朗几乎就没考虑过。作为一个经济拮据的单身母亲,她把全部生命都倾注在了对凯瑟琳的培养上:对女儿的未来,爱丽丝抱有一个相当宏伟的设想。然而,在她的全盘计划里,可从来没出现过一个“黑人室友”,尤其是,这位黑人室友还出身于嘈杂的芝加哥南岸区的一个工人家庭。
和米歇尔的家庭一样,爱丽丝为了女儿,作出过相当大的牺牲。爱丽丝认为,私立学校的教育能大大增加凯瑟琳进入顶尖大学的机会,因此她在新奥尔良一家最棒的私立学校找了个教书的工作,这样凯瑟琳就可以免费在那里上学。当凯瑟琳被普林斯顿大学录取时,似乎所有未来的大门都最终向她敞开了。爱丽丝现在担心的是,又会有多少大门因为女儿不得不和一个黑人女孩同屋而被关上。她害怕这个人可能对凯瑟琳产生“坏的影响”。
“我跟妈妈讲起米歇尔情况的时候,她勃然大怒,”凯瑟琳后来回忆说,“这让我有说不出的难为情。”爱丽丝开车从新奥尔良送凯瑟琳来学校之后,并没有就此停步。她挂上女儿的电话,就直奔学生宿舍办公室。“马上给我女儿换房间,”爱丽丝要求道,“我们来自南方,我们不习惯和黑人住在一起。”当她被告知没有其他空房间时,发狂的她给凯瑟琳的姥姥打了电话。“马上带凯瑟琳离开学校!”姥姥坚持道,“带她回家来!”米歇尔很幸运,她并不知道爱丽丝·布朗这些不友好的反应和疯狂的换房举动:她一定要安排女儿和别人同屋,任何什么别的人都行,当然,只要她不是个黑人。幕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凯瑟琳当然不会透露半点,她和“米奇”(米歇尔喜欢的称呼)相处得相当融洽。
“米歇尔有一双精致漂亮的手,在讲述精彩的故事时,她会不由自主地比画着这双纤纤秀手。”凯瑟琳和米歇尔一样,当时才只有17岁,“我太喜欢她的双手了!”但是,在接下来的学期里,当有一个更大一点的房间空出来时,凯瑟琳还是迫不及待地抓紧机会搬了出去。大约27年以后,米歇尔才得知爱丽丝·布朗曾经竭力试图让女儿搬离她们的宿舍。她回忆起那时的事情时才感觉到——其实她们“从未真正亲密”过。有时的融洽其实只是一种感觉,似乎发生了什么事,但通常是无法言喻的。
凯瑟琳搬出去后,有一次,她和米歇尔在校园里不经意地碰上,当时,她们很自然地各自避开,擦肩而过。而那时的米歇尔,也很快变得只和校园里的其他黑人学生交往。
凯瑟琳一定会为后来发生的事后悔,就像她的妈妈一样。“米歇尔开始经常和其他黑人学生聚集在一起,”凯瑟琳回忆道,“普林斯顿大学是一个种族隔离制度严重泛滥的地方。我现在真的希望,当初能更强烈地要求和她做朋友。但是,出于同样的原因,她也一样没邀请我一起做什么。”尽管那些所作所为只是爱丽丝·布朗的诡计,但作为1981年秋天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就读的一名新生,米歇尔很快就明白了,她和其他的黑人学生不会受到学校敞开胸怀的热情欢迎。历史悠久的普林斯顿大学,它那宽阔的、像翡翠一样碧绿的运动场,还有那些气势恢宏的新哥特式建筑,正是对美国东部精英主义的完美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