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能量,不该浪费在对抗体制上

十四堂人生创意课Ⅲ 作者:李欣频


你的可变性要比你的老师多很多,30岁以上的人要改变是非常困难,比移动一棵大树还困难,与其花时间与老师、学校体制对抗,还不如揣测他们到底要什么,然后把他们所需,包纳入你自己的创作计划中,省下对抗的时间,快速完成他们要求的其实一点都不难。一个有创意的人,会把必须做的事(比方学校的事、谋生之事)纳入自己喜欢做的事之间,无论利用创作空挡、生活空挡,或是从自己的创作中裁剪出对方要的,都不会占用太多时间,也就是说,只要你涵盖面够大,应付谁都并不是难事,这是最两全其美的,而且他们也会认为你是最棒的学生,把资源与机会给你——把做学校的事的时间降到百分之十,百分之九十拿来滋养你的创意能量库,你只需以些许能力就可以满足学校要求,你还可以保有更多实力去张牙舞爪,发展你自己的特色。

将限制融入创作,成为最高杆的创意

这样的训练,让你将来进入职场,如果面对耗时的工作细节(如漫长的会议),你可以把脑分为大、小脑,小脑用来应付眼前的工作,大脑可以同时想点子、创作小说,完全不受影响……所以在学校所受到的限制,反而是让你练习分脑工作、发挥时间效率最好的机会。

电影《维达斯》(Vitus)中,世界跟不上钢琴神童Vitus的聪颖,他唯有识实时务地装傻,才能逃离家人与学校的高压期许,以保有他求知的自由。

在限制之上搭一个高水平的舞台,不会抵触限制,但也不会失去创作的自由度,这才是最高杆的创意。

【第23问 如何将创意融入到教学?】

如何将死板的学科学习,转化成有趣味的学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