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协约国对民族主义者雄心壮志的利用,还从欧洲扩展到奥斯曼帝国乃至更远。在奥斯曼帝国境内,英国人唤起了阿拉伯人摆脱土耳其统治而取得独立的希望。英籍上校T。E。劳伦斯在阿拉伯半岛西北部的汉志(包括穆斯林圣城麦加)领导了一次反对土耳其人的起义。在劳伦斯和英国人的激励下,汉志埃米尔侯赛因谋求成立一个独立的阿拉伯国家,1916年他称“阿拉伯人的国王”,并建立起一个版图从红海直抵波斯湾的王国。同时,犹太复国主义者从奥斯曼帝国临近崩溃中看到了机会,那就是实现他们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国家的梦想。由于栖息于巴勒斯坦的主要是阿拉伯人(已有千余年历史),因此,犹太复国主义者的纲领与英国人资助阿拉伯民族主义的计划相抵触。然而,英国外交大臣阿瑟·贝尔福在1917年发表著名的“贝尔福宣言”,允诺英国政府将支持关于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人之家”的想法(尽管要保护非犹太人民的权利)。它也种下了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民族主义冲突的种子,时至今日仍困扰着中东。
对于亚美尼亚人来说,这些年是极其灾难性的。他们是一个信奉基督教的民族,生活在安纳托利亚半岛与俄国接壤的东部地区。像奥斯曼帝国里的其他民族(包括土耳其人本身)一样,他们也逐渐显露出要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的志向,这与土耳其改革家们将奥斯曼帝国土耳其化的计划是相冲突的。这样的冲突酿成了1894年骇人听闻的亚美尼亚人大屠杀。算起来也就过去了区区20年,现如今,在1915年,土耳其政府由于俄国军队威胁它的东部边境,竟把亚美尼亚人当作俄国和西方协约国的潜在同情者,勒令他们从作战地带离境。理论上,他们被要求转到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去定居。但实际上,在军事危机、政治仇恨、官僚藐视以及战时短缺的情形下,大批大批的亚美尼亚人在日后被认定为种族大屠杀的杀戮中命赴黄泉了。若干年后成立的土耳其共和国,事实上并无亚美尼亚人滞留其间。幸存下来的亚美尼亚人成为世上又一个散居各处的民族,只有一个小小的亚美尼亚共和国,它在1918年后取得短暂独立,然后有70年时间成为苏联的组成部分,最后在1991年再次独立。
在图谋搞垮和肢解奥斯曼帝国的同时,英国人和法国人还利用大战机会夺取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爵士曾经向威尔逊总统的私人密使豪斯上校透露,协约国并未打算让德国有朝一日收回其殖民地,尽管有一点也很明确:协约国并未打算给生活在殖民地上的人民许以真正的独立。
中国也成为帝国主义争夺的第三个重要地区。大战加速了战前的趋向。日本人懂得,欧洲人自相残杀将给日本提供机会。1902年,日本跟英国结成同盟。1914年8月,日本向德国宣战。不久,它就占有了德国在中国的租界以及德国在太平洋的岛屿马绍尔群岛和加罗林群岛。1915年1月,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即秘密的最后通牒,中国人被迫接受其中的大部分。日本由此开始把“满洲”和华北变成一个独占的保护领。